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新顺1730 > 第三十五章 府兵

新顺1730 第三十五章 府兵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4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杜铃提着一个獾子油罐子,走到杜锋身边,用手指黏了一些獾子油,涂抹在了杜锋的脸上。

每一处都要仔细涂抹,大冷天的,摸上油脂能防冷。

若不然在外面冻久了,就要裂口子。

“哥,你可小心点。那些走私贩子也都是些亡命徒,你们就打他们的马,打完就跑。”

“还有,不要老盯着雪看。在马上的时候多闭眼睛,不要让雪烫了眼。”

“喂马的时候不能图省事喂雪,得凿冰化水……”

“不要打人。万一人多,还得谈。死了人,可就不好谈了。你打了他们的马,他们的大车就拉不走,要么扔在那,要么就得停下来装到别的车上,这都需要时间。爹爹就带人过去了,只要人多一到,他们要么给钱、要么给货,跑不了的。”

叽叽咯咯的如同个小鸟一般,杜锋笑着轻打了一下妹妹的头道:“知道了。用你教我做事?”

“哥,低头。我给你脖子后面摸点獾油。”

杜锋低下头,让妹妹涂了半天,估摸着也差不多了,把脚下的鞋脱了,换上了高筒的皮靴子,羊毛的里儿,冬天万万不能冻着脚。只要脚暖和了,身上也不会太冷。

出了门,自己的那匹枣红色的穆棱马显然有些不太情愿大冷天出门,正在那不满地踢着蹄子。

穆棱者,与毛怜同词,是翻译问题。

毛怜就是女真语或者蒙古语马的意思,明朝曾设立毛怜卫,在后世的穆棱河一带养马,上贡的贡品也是以马匹为主。

自明中期,这里就是松花江、辽河水系分水岭以北最好的牧场,后世称之为完达山牧场,是上好的山区牧场,也是如今大顺在松花江流域各个卫所的主要马匹来源。

这里的战马很适应严寒的环境,但也属于蒙古马的分支,仍有缺点。

可惜现在对面的罗刹人也还没有改良出顿河马,也没办法从对面抓几匹来改良。

枣红马的马鞍子上,挂满了几个口袋,里面装着吃的、火药、铅弹。挂着一口刀,两根备用的火绳。

杜锋翻了翻马鞍子,看看有没有草棍之类的小东西。哪怕是很小的草棍,若是藏在了马鞍子下面不注意,也很容易磨破马背。

杜铃正在给备用的马蹄钉上抹油,小心地放在一个小布包里,又检查了一下短铳里面的火药和铅弹,这才放心。

《木兰辞》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辽东以南人口众多,土地稀少,完全没有府兵的经济基础。

辽东以北的松花江,地广人稀,大顺在这里复辟了府兵制,但又有些扭曲。

需要府兵们自备马匹、马镫、鞍子、马蹄铁等等一系列的军备;但是甲、炮、枪、火药等则是朝廷供给,整个松花江流域也严禁铁匠造炮造枪造甲,违者夷三族。

以血税,顶役税。

铃铛年纪不大,可自小在这种家庭里长大,对于军械还是了解的。都忙活完检查完,又叮嘱一句。

“哥,小心。”

“放心吧。”

踏在了马镫上,翻身上了马,杜铃就扶着他的膝盖,跟着一路送到了门口,一直叽叽咯咯地说着话。

“行了,怪冷的,你回去吧。”

回头冲着门口的母亲摆摆手,又轻拍了一下妹妹的头顶,脚后跟磕了一下马腹,朝着老三家跑去。

到老三家门口的时候,四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年轻人早已准备好了。互相检查了一下,又牵了一匹马后面挂上雪爬犁,装上了马料等。

一行人出了翰朵里卫城,就沿着倭肯河而上。

前几天的西北风极大,落在河面上的雪都被风吹了个干净。

又赶上这几天极冷,冻裂了冰层,把下面的活水挤了出来,平铺在河面上又结了层冰,当真是此时天下最好的道路。

胯下的战马都是走惯了冰面的,又上了马掌,呱嗒呱嗒地迈步向前,时不时还小跑一阵。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