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汉鼎余烟 > 第二十五章 弃城

汉鼎余烟 第二十五章 弃城

作者:蟹的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4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淮南群豪在本地盘踞多年,根深蒂固。曹军的一举一动很难瞒过他们。因而身在灊山大营的辛彬得知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袭的消息,只比雷远晚了两天而已。雷远尚未返回大营,辛彬易安排了信使,传递给率军驻扎在六安的雷脩。

雷远忙着整顿自家队伍,开始进入连绵灊山深处的时候,雷脩收到了这封急信。

信是雷绪亲笔所写,只有寥寥数行,内容很简单,只说了一件事:曹操大军汇集,灊山大营中的各部已抓紧撤离,断后部队或战、或守、或走,全由雷脩决定。雷脩是雷氏宗族上下公认的继承人,又统领着淮南群豪凑出的精锐部队,他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责任。

这封信,现在被雷脩握成了一团,漫不经意地丢在了地上。旋即被正在收拾各种往来文件的亲卫捡起,扔到一个火堆里去了。

雷脩踏步走到城楼以外,只见驻扎在城池北面的曹军兵强马壮、铠甲耀日,枪矛如林,其营帐与阵列由东至西,无边无际,将旗面面高耸,矗立其间;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林木被砍伐,那是正在制作各种攻城器械;又有鼓角之声此起彼伏地贯入耳中,仿佛六安城畔的滔滔沘水,昼夜连绵不绝。恍惚间,就连脚下这座矗立千载的古城,都为这种声势所动摇。

曹军是在五天前进入庐江的,按照雷脩的判断,数路人马合计,兵力将近三万。

按照初时的计划,雷脩立即聚集各家豪右的本队旗帜,大张旗鼓地招展于庐江各处城寨,作出自恃实力雄强、意图顽抗到底的姿态。这姿态唬住了曹军两日。然而当曹军向各地分遣重兵、逐一拔除倾向江淮豪右们的坞堡和庄园时,雷脩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救援,几次接触都不得不率先撤退……于是,就此暴露了实力虚弱。

毫无顾忌的曹军声势大张,而雷脩唯有步步退缩;数日间,他能够掌控的,便只剩下区区一个六安城。弹丸之地,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全军上下都感风雨飘摇。梅乾两天前就劝他尽快撤离,可他又不甘心。他本以为,自己能够战胜敌人,光荣地后撤;现在他虽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却还想多坚持几日,至少让这次断后的军事行动不至狼狈。

不过,这也已是奢望。这两天里,因为曹军重兵分遣在外,曹军用来威逼六安的部队稍有削弱。但明天或者后天,曹公本人所领大军就会抵达了。雷脩可以确认,此刻便是最后的撤离机会。

“芍陂东面的寨子,现在已经一个都不剩了。最迟明天晚上,寿春的曹军就会大举折返,重新包围我们。”雷脩的副手、曾经担任他亲卫首领的曲长贺松说道:“不过,好在曹公亲领的大军尚未……”

“他奶奶的,闭嘴。说这些叫人心烦!”雷脩骂了句:“你不晓得,今天早晨,侯炽在阵前抓了个曹军的都伯回来,据那厮交待说,前两天有人轻骑袭击了曹公本队,这才让曹公放缓了行军速度……否则今天就已经到六安城下了!”

“竟然有这种事?谁干的?这简直是……”贺松吃了一惊。

“我哪知道?”雷脩沉着脸,离开城头沿着甬道向下。他自言自语地道:“是该走了,再不走,可就走不了啦。”

六安城并不大,城内的居民绝大多数都逃散了,留下的一些,口粮都被搜掠一空,只等饿死。此时满城上下,能活动的都是雷脩属下的战士,但他们的数量不多,并不足以在曹军的猛攻下守住城池。就在刚才,雷脩传令所有可战之兵都在东门内侧待命,只留下重伤员和老弱在城头,举着旌旗虚张声势。

雷脩走下城墙,便可以见到持长刀的甲士们列成长长的横队,后排则是数量较多的持长矛的士卒。

这些是江淮豪族们专为断后集合起的精锐,其中,有许多人参与了截击张喜的战斗。经历了与曹军的多次对抗后,他们已经剧烈减员了,能够站在雷脩面前的人,绝大多数都甲胄破损,刀剑断裂,还带着轻重不一的伤。

两百余名骑兵立马于步队之侧,其中包括了雷脩本人的亲近从骑们。从骑见到雷脩走近,牵着马迎上前来。

雷脩摇了摇头:“再等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