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九十七章 育人

大明第一贡生 第九十七章 育人

作者:一语不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0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十天之后,文华殿内。

此时朱厚照正坐在最中央的位置,而在两侧及讲师的位置,或站或立,列十几位翰林院的讲官。

当天是朱厚照闭关修炼结束,出关参加考试的日子,朱祐樘特地安排了这么一堂考核,来考察儿子在四书经义方面的进展。

此刻在文华殿的内帘,朱祐樘也邀请了过去十天也同在文华殿内给儿子上课的张周,身后立着戴义等人,一同来见证。

王鏊刚晋升侍读学士,当日的考试,由他来领衔,他旁边还立着翰林院侍读学士李杰和侍讲学士焦芳。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王鏊给起个头,这是《孟子》的部分,考察的方式有点像是科举出题。

考察经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基本就是给出一段,然后让太子对照《四书集注》,做出一些理解,现在的朱厚照还没学过写文章,更写不出八股文来,其实能把相应的集注内容背出来,已是很难得。

甚至王鏊都不敢想,这孩子真能背出来?

怕是连四书原文都还背得磕磕巴巴。

这段是万章跟孟子对话,一问一答的方式,由孟子来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这部分就是有关交友和互相之间馈赠礼物的应对方式。

朱厚照道:“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

以朱熹《孟子集注》的注解,来做开篇。

张周跟他讲四书经义,也正是如此,先列原文,再列集注,然后用古人语法解释一遍,然后再用白话文解释一遍,有的还引申出一个故事,用典故来说明这段话的实际用意。

这就让朱厚照见识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解四书的方式。

因为以前就算有人稍微用白话的方式跟他注释过一些东西,极少,都还是他主动去问的。

像张周这样抠段、抠句、抠字来一点点以通俗方式讲的,是翰林院甚至是大明所有先生都不会做的事。

“一再拒绝别人礼物,是不恭,为何?孟子说:尊者有所赐予,还得想‘礼物合于义还是不合于义’,才接受,是不恭的,因此不便拒绝。万章说:我说,我不用言辞拒绝他的礼物,用心拒绝,心里说,这是他取自百姓的不义之财,再用托词拒绝,不可以吗?孟子说:他依规矩同我交往,依礼节同我接触,如此,连孔子都会接受礼物的。”

朱厚照近乎用最通俗的口吻,把一个听起来很复杂的“却而不恭”的道理讲出来。

大概的意思就是后两句,人家以规矩跟你交往,给你送礼物,你不需要去考虑他的礼物是否来路很正,收下就行了。

当然不是说这么做就完全对,但与朋友相交便该如此。

朱厚照讲到这里,然后再掉过头,以《孟子集注》最一番诠释:“却,不受而还之也。再言之,未详。万章疑交际之间,有所却者,人便以为不恭,何哉?孟子言尊者之赐,而心窃计其所以得此物者,未知合义与否,必其合义,然后可受,不然则却之矣,所以却之为不恭也。”

王鏊听到这里,已经有点对朱厚照刮目相看的意思了。

他也没想到,这熊孩子十天之前可能连四书原文都还背得不牢,居然过了十几天,就成这样了?

皇帝最初让我们去东宫给太子讲,后来又不让我们去……那这十几天,太子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的课业能这般突飞猛进?

听意思,太子理解很牢固,通俗的和不通俗的,都能张口道出。

《孟子》掌握还不错,先给伱换个《论语》题,看你是不是临时抱佛脚。

王鏊道:“下一题,语出《论语》。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朱厚照一脸自信道:“说,音悦。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问而有以相长也。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故夫子云然,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胡氏曰:夫子之于回,岂真以助我望之。盖圣人之谦德,又以深赞颜氏云尔……”

……

……

文华殿考场内,讲官跟太子之间一问一答。

相比而言,朱厚照的话更多,而且朱厚照在经历了十三天的禁闭生活后,迸发出了一种蓬勃的朝气,讲话声音都中气十足的,整个大殿近乎都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回响。

朱祐樘躲在内帘听着,最初很紧张,双拳都握起。

他也很怕儿子没学好,今天考试不及格被先生数落,让他这个当爹的丢人不说,还辜负了他的苦心。

但在见识过这次考试内容,以及儿子临场发挥之后……

朱祐樘的心逐渐放松下来。

到目前为止,所有题目,朱厚照都能对答如流。

儿子脸上那股自信不是装的。

不存在什么考官和考生串通的问题,因为朱厚照早晨起来后吃过早饭就跑来考试了,包括张周在内都没机会接触到这些东宫讲官。

再说……这么做对张周和朱厚照没什么意义。

“秉宽,太子……学得挺好。”

朱祐樘不由想起来此事最大的功臣张周。

张周道:“陛下,其实太子聪慧,平常也只是不学而已。关起来读书,偶尔用一次还可,若是用多了,只怕难再起效,反而会令其心生倦怠和厌恶,对将来修学不利。”

“嗯。”朱祐樘闻言笑着点头,又问道,“你是怎么让他学会的?”

对于这个问题,张周就不好回答。

“臣只是用心教。平时很多时候都是太子在背诵经义,臣在旁备考,形成一种榜样,只要臣用心,他也不得不用心。”

“哦。榜样。”朱祐樘记到心里去了。

张周显得很谦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