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八十五章 循循善诱

大明第一贡生 第八十五章 循循善诱

作者:一语不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7:0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翌日,早朝在君臣友好的氛围中结束,虽然三名阁臣为首,有十几名大臣因为清宁宫灾提出请辞,但皇帝主动揽下了火灾的责任,对在场的大臣进行了安慰。

哪怕是先前让皇帝很不爽的屠滽,皇帝也进行了一番褒奖。

“不太对啊。”

在往内阁值房走的路上,谢迁对刘健和李东阳表达了他的疑惑。

李东阳道:“于乔是说陛下没提修宫殿的事?”

“对。”谢迁仔细琢磨一番,又往刘健身上瞅了瞅,“难道陛下不修了?要是修的话,今天朝上怎么都该议一议的。”

刘健脚步不停道:“连总制宁延甘陕的职位都没商定,不过是替外戚家把木头和石料给用出去,陛下会有那么挂心吗?”

“也是。”

谢迁点头同意。

当日在朝上,说是要议论一下谁接替王越的问题,结果皇帝以西北目前局势稳定为由,取消了对三边总制的设置。

在大明,三边总制的职位一直到嘉靖四年才常设,而在弘治十一年王越死后,也一直到弘治十四年鞑靼再一次入侵陕甘,皇帝才起用秦纮为三边总制,中间这几年三边总制是空的。

但大明对于西北各处要隘的巡抚是常设的,而这次接替王越为三边总制最热门的人选就是三边周围这四位巡抚。

分别是甘肃巡抚周季麟、延绥巡抚王嵩、陕西巡抚熊翀和宁夏巡抚王珣。

李东阳道:“听说最近东宫加了一名讲官,是北雍的举贡出身,在不举行经筵日讲的日子里或会入宫。”

刘健问道:“从哪听闻的?”

李东阳摇摇头表示不能说,但刘健和谢迁都知道,李东阳在士子中的名望可是无人能比的,连程敏政都要靠边站,李东阳在翰林院中眼线也很多,想知道东宫内讲官的事,轻而易举。

“就是那个江南解元张周吧?”谢迁问。

“应该是。”李东阳似乎也不太确定。

刘健道:“问过刘世衡,说是内帘中,王济之见了姓张贡生的文章,坚持将其拔擢为解元的,却是此人到京城后,都未上门拜访过,宫门倒是经常进。陛下对他也有些过分信任。让济之试着派人,请他过去叙叙,让他安心备考为上。”

对文官来说,绝对容不下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的异己。

太监的学问始终有限,但要是让张周这样正统科举出身的人获得皇帝信任,却脱离了文臣体系的掌控,那就非他们所愿。

当然也不能直接下狠手去排斥,是要先收拢一番,而这个任务也会落到张周乡试的座师王鏊头上。

……

……

张周最近宫门倒是经常进,这天又得到萧敬亲自上门,暗示一番后让朱厚照不要将当天的事说出来。

“哪件事?”

在入宫后,张周还装糊涂去问萧敬。

萧敬也学聪明了:“张先生,那天的事……跟陛下出宫、跟令郎不睦,哪一件又值得说呢?”

张周道:“萧公公言之有理。”

进了东宫,此时当天日讲已结束,朱厚照吃完午饭正在文华殿的后殿玩他的沙盘,不过不再是演兵,而是拿着张周给做的陶塑,摆了一排,自编自导自演一群陶塑打架。

“张卿家,你可算来了,让本宫一顿好等啊。来来来,咱俩来一局,规则什么的不变。”

朱厚照平时大概也会跟周围的太监玩,但这东西,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很上瘾,对朱厚照这样没有常性的孩子来说,好东西也是会玩腻的。

他要张周跟他玩一局,并非为了娱乐,而是他胜负心作祟,就想把张周给赢了。

所以还特别提出规则不变。

张周道:“今天臣不是来跟太子玩乐的。”

“你不会又想给本宫讲课吧?今天本宫学了一上午,累死了,连父皇都说,日讲的下午只需要温故知新就行。”

朱厚照有点不耐烦。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