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文魁 > 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

大明文魁 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启祥宫。

自上一次为张居正平反后,这还是林延潮第一次见天子。

按照惯例,明朝阁臣入阁时,天子一般会赐见一面,以示亲近。

但是碰上宅男天子当朝,这条规矩就不存在了,如陆光祖,陈于陛等阁臣因此甚有微词。

陈于陛甚至入阁后至死也没见着天子一面。

林延潮倒是见得挺多,但区别不大。但一年不见,林延潮不料是因一封妖书见到天子。

而在场的大多数人恐怕也是没有如此料想到。

眼下妖书闹得是人心惶惶,任何大臣牵涉进这样事,换在朱元璋那会无论有没有嫌疑,恐怕都要先杀了再抄家。

对于当今天子而言,以他当年整治张居正的手段而言,恐怕也没什么好下场。

自古以来,因无端被牵涉进议储之事而枉死的大臣,不知有多少。

林延潮知道在场之人都是恨不得立马在天子面前剖析心迹,于此撇清干系。

他方才进殿时与沈一贯交换了一下眼神,自己刚取了他儿子为第七名,二人就算有再大的矛盾,也不是在这时候相互拆台。

林延潮,沈一贯站定向天子行礼。

他心知方才入场顺序,大臣赵志皋先进必是先有一番说辞,然后是张位,再次则自己与沈一贯,这样安排手段显然是防止大臣之间串供。

天子目光严锐道:“田义,你来替朕问话!”

“是。”

秉笔太监田义站出来,目光之中颇有得色,他向林延潮,沈一贯问道:“咱家斗胆代陛下问林先生,沈先生,可知妖书之事?”

林延潮道:“回禀陛下,臣略有所闻。”

沈一贯也是附声言道。

“事先可曾听闻一二?”

林延潮道:“回禀陛下,微臣一直在锁院之中,不曾听闻半句。”

“哦?”田义看向沈一贯问道:“听闻妖书事发前,沈先生一直辅佐张先生在阁?”

沈***:“回禀陛下,微臣一直在内阁辅佐次辅处理国事,但是所议所论都有人在场,文渊阁里诸位阁吏都亲眼所见,除公事之外并无半句私语。”

张位听沈一贯之言,微微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面色铁青。

“此言不虚?”

“回禀陛下,微臣无半字虚言。”

“怎么沈先生与张先生私下没有半句话,难道平日不睦吗?”

沈一贯答道:“回禀陛下,微臣心底只有国事,文渊阁乃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并非是阁臣间叙私交之处,故而臣与任何阁臣都没有私交,不仅是与次辅一人如此。”

田义闻言看向天子,但见天子点了点头。

田义又向林延潮问道:“妖书事发先后,林先生却在锁院之中,为何如此恰巧?”

林延潮心底冷笑,果真不在场证据反而成了疑点。因为一个妖书案,竟成了天子用来逼迫阁臣站队的案子。

在这样大案之中,真相从来都是不重要的。

赵志皋,张位肯定都先表态了。

但他们表态如何?从田义的话里可以看出张位定然是站了太子一方,反对郑贵妃。

赵志皋如何不知。但他的态度很关键。

赵志皋的态度,又取决于张位,林延潮,沈一贯的态度。

现在沈一贯反对张位已是划清了界限。林延潮的表态即显得举足轻重,一旦自己落井下石,张位肯定难以幸免。

但自己若是支持张位,说不定就被一网打尽。

所以林延潮猜测赵志皋之前是如何表态的。

他与张位不和,落井下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若他支持了郑贵妃,难道不怕皇长子登基为皇帝后被清算吗?满朝清议舆论的口诛笔伐吗?

此刻已容不得林延潮多想,但见田义近了一步道:“林先生,为何不言?莫非心虚?”

林延潮看了一眼天子,然后对田义道:“田公公,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知道也是心虚吗?”

田义笑了笑道:“哦?林先生入阁近年与张先生十分交好,在多件事上有所默契,比如之前银币成色之事就是先生的主张?”

林延潮道:“祖宗制度,内阁阁臣同寅之间,当协恭和衷,以事上而风下也。若说交好,我与张次辅确实是依着朝廷规矩,同心同德以报效陛下的知遇之恩。何况之前田公公与司礼监掌印张公公之间不也是交好吗?”

田义干笑道:“林先生,你不用冲着咱家来。咱家只是为陛下问话,至于张公公的事,咱家与陛下另有交代,不劳动问。而今咱家只问银币的事。”

林延潮道:“银币之事,涉及朝廷机密之事,此间有外人,还请先屏退答之。”

说完林延潮看了郑贵妃,郑承恩一眼,言下之意众所皆知。

有人道:“陛下不必再问了,大臣林延潮与作妖书者乃是同党!”

此话正出自作壁上观的郑贵妃之口。

林延潮听此看向郑贵妃神色冷峻。

林延潮道:“敢问皇贵妃,你有何证据,指责我为同党?”

郑贵妃冷笑一声道:“你心知肚明。”

林延潮道:“臣不知妖书,倒是知道闺范图说,敢问一句,此书是不是皇贵妃续作?”

郑贵妃冷笑一声道:“本宫就知道你们这般大臣,会将一切都推至本宫头上。今日本宫正好说个明白,这每岁宫中所进之书不知多少,而这闺范图说之书乃陛下于乙未秋赐予本宫,本宫捐赀重刊有何不可?”

“至于妖书拈此为发端,奸贼假托此书实包藏祸心,幸陛下圣度如天,明察秋毫故才没有责怪本宫。”

郑贵妃说到这里,一副觉得自己有道理的样子。

林延潮道:“哦?陛下赐书之意,是望贵妃古之贤妃和睦修德,以睦宫闱。”

“但微臣读此书时记得贵妃娘娘重刊曾于书前作序。其中有一句话‘近得吕氏坤《闺范》一书,是书也前列《四书五经》,旁及诸子百家,上溯唐虞三代,下迄汉宋我朝,贤后哲妃贞妇烈女,不一而足’。”

“这汉宋我朝四字犹值得商榷,吕坤刊此书时止载至宋朝为止。但贵妃娘娘后刊此书增补了十二人,其中贵妃娘娘本人也在其中,而序中贵妃娘娘又以贤后哲妃自誉,岂是陛下之原意?”

“放肆!什么时候轮到你质问本宫?”郑贵妃拍桌怒道。

林延潮闻言不屑笑了笑道:“吕坤不敢问之,百官代为问之,百官不敢问之,微臣代为问之,若微臣再不能问,那就要天下众口,史书青笔来问之了。”

郑贵妃凤颜大怒。

殿内众人都是好笑,本是田义质问林延潮与张位是否结党,但不知为何却被林延潮引到了郑贵妃身上,这好一顿抢白,引经据典,有证有据,实令郑贵妃狼狈不堪。

当然在场之人于政治斗争上都是高段位的,唯独郑贵妃不熟稔文官斗争里龌蹉这一套,故而林延潮挑了一个最弱的对手,未免有些胜之不武。

这一下子局面都变过来了。

林延潮道:“皇贵妃,臣没有他意思了,所谓妖书,不过捕风捉影之词,切不可宫外未乱,宫内已自乱阵脚。”

田义道:“林先生,若真是捕风捉影之词也就罢了,陛下只担心有人利用此事来为表面文章,在朝中藏得更深。故而此事必须严查,必须将幕后主使绳之以法!”

郑贵妃有田义下场壮胆,立即道:“陛下,田义所言不错,这是外面文臣求胜朋挤异己。虽诬及宫闱,也在所不惜。好好一个清平世界,化为戈矛角斗之场。眼下唯有先发落首恶,然后再追查余党!”

所谓杀人者诛心是也。

林延潮冷笑,但这时候自己不可再出面硬扛,唯有先观望才是。

但是一直不说话的赵志皋开口了:“皇上,贵妃娘娘容禀,宫闱之事素来波及深远,此事又牵涉到议储立储之事,实令老臣想起了汉朝的巫蛊之祸啊。可是话说回来那些离间君臣,父子亲情的奸人也不可放过。”

“故而老臣以为既要严查,但也不可大张旗鼓,否则人心惶惶,众大臣们无以自处,动摇社稷之根本!”

赵志皋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态度。准确说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时候国舅郑承恩开口道:“所谓清者自清,只要不为亏心事,又何必担心朝廷追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