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77章 风来急!

盛唐挽歌 第77章 风来急!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1:3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小子不知道……要写什么样的诗,以何为题呢?”

方重勇对坐在主座上的崔希逸拱手询问道。

作诗,不可能没有命题。这夜宴,一般都是以“月”为题。

这种题目是最好写的,但前人写的名篇实在太多,这样看反而不太好落笔了。

“既然是夜宴,当然是以月为题。”

萧炅一脸轻蔑的说道。

不过他的语气虽然傲慢,但说的话却很在理。

只是崔希逸不想这么干脆的答应他,萧炅来凉州,明显是来“砸场子”的。或者说,是准备在不久后的将来取代自己的。因此崔希逸心里要是痛快那才是真奇怪。

这里头有个不引人注目的大问题!

崔希逸不过是去年才担任河西节度使,而从大唐官场的一般定例来说,河西节度使的任期是四年。

何以在崔希逸上任第二年就有被取而代之的趋势呢?

这里头恐怕有些不同寻常的原因。

崔希逸沉吟不语,这席间的气氛也就渐渐变得尴尬与沉闷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身穿皮甲的传令兵急急忙忙的冲入席间,对崔希逸拱手大声喊道:“节帅!吐蕃军正急攻大斗拔谷!康军使正领着大斗军锐卒与吐蕃军交战之中。”

这话震惊四座!

大斗拔谷,乃是凉州城以西两百里的一个要害通道。它是祁连山的一个孔道,宽度不小,乃是青海进入河西走廊的一条必经之路。

《资治通鉴》说: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自张掖(今甘肃张掖)东还。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雪晦冥,……士卒冻死者太半,马驴什**。

大唐为了防备吐蕃从大斗拔谷突破袭击凉州,特意在此地设立了大斗守捉,后又将其升格为大斗军,并不断增加兵员,如今那里已经有七千五百人常备军,战马三百匹。

“散席,有军职在身者,随本节帅一起点兵!”

崔希逸站起身,急急忙忙的朝着花门楼外走去。几乎是同一时刻,席间大部分人都匆忙起身,跟着崔希逸一起离去,只剩下诸如方重勇这样凑数的,又或者是节度府里面文吏。

这一幕发生得太仓促,方重勇都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已经彻底结束了。剩下的阿猫阿狗也开始起身离去,桌上都是没吃完的残羹冷炙。

席间留下的高脚凳、软垫、大小桌案,全都因为客人离去时的仓促,而东倒西歪一片狼藉,像是被人打劫过一般。

“吐蕃人的威名还真是不一般啊。”

方重勇也站起身来,忍不住感慨的自言自语道。

凉州节度府一众官员夜宴,听闻吐蕃人攻打大斗拔谷了,无须动员起身便走。类似事情若是发生在长安,那是不可想象的。

长安已经被歌舞升平的粉脂气息给弥漫了。那里的人,似乎认为永远都不可能有军队能打进长安。

他走到花门楼三楼边缘的木质围栏旁边,抬头看着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心中五味杂陈。

“这便是富庶与兵戈交织的凉州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方重勇一边吟诗一边缓缓走下楼,一出来就看到方大福面色忧虑,来回走动异常焦急的模样。

“郎君,凉州城的兵马频繁调度,出大事了吧!”

一看到方重勇来了,方大福就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他当年也从军过,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刚刚有一队骑兵,数量不下千人,从花门楼附近的城门直接出了城,不知所踪。

凉州对于入侵的反应速度,快到方重勇都不敢相信。就是不知道二十里外的赤水军驻地有什么动静。吐蕃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真是会挑时间。

“吐蕃人奇袭大斗拔谷了。”

方重勇沉声说道。

听到这话,方大福松了口气道:“那还好,那边离凉州城两百多里呢。”

“是啊,还有两百多里呢……”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