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唐朝好医生 > 第九十章 徐州城外

唐朝好医生 第九十章 徐州城外

作者:望平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8:2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场的逃难百姓纷纷劝那对痛哭的母子,叫他们不要哭了,天灾降临,人力岂能回天,哭又有什么用,难道哭就能解决问题,要是哭就能让肚子不饿了,那么城外将会是哭声一片!

王平安低头去看那对痛哭的母子,心下不忍,却并不劝阻,道:“哭吧,把心里的委屈这一次都哭出来,哭出来就好,否则憋在心里,反而会生病!”

百姓看向王平安,他们都是新来的,并不认识他,只认为他是个有钱家的公子哥,不通世事,看到别人哭,你不劝止也就罢了,怎么反而让人家哭的,这不是不近人情嘛!

王平安冲着百姓道:“你们现在生活困苦,心中有气,如果不能及时发泄出来,又衣食无着的,那么只要被一点风寒所扰,就会生上大病,在现在这种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小病也同样会要了你们的性命啊!”

这种事情在古代医疗设施不足的情况下,每朝每代都有发生,可绝非夸张之词。象感冒这种小病,如果在平常,吃点药就能好,甚至不吃药挺挺也能过去。可要是放在眼前,放在现在的徐州城外,哪怕只是场感冒,也会要了无数人的性命!

可在场百姓们却不懂这些事,他们没读过医书,不明白其中道理,见王平安竟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来,无不气愤,刚才又见他的马车刮倒这孩子,纷纷指责,甚至有的人就想上来推搡,和王平安理论!

王平安忽地叫道:“我叫你们哭出来,是为了你们好!你们想想,你们受灾逃难到此,虽非徐州治下的百姓,可既然到了徐州,当地官员就有义务赈灾,最起码得给你们碗粥喝吧?你们要是就这么憋着,谁也不出声,官府做事岂有不拖拉之理?所以你们要大声哭,让城里的官老爷们都听见,他们怕了,才会加紧动作,拿出粮食来赈济你们,你们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呢!”

说别的,说不通,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就算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在这种情况下,把将要发生的事说出来,光靠嘴皮子,而不拿出实惠来,你也照样说不通!可你要是把这么做的实惠说出来,那马上就说得通了,在场人全都能明白!

百姓立时都明白了,恍然大悟!对呀,这点我们咋就没想到呢!

顿时之间,不少百姓立即就哭出来了,他们本来就困苦不堪,现在知道了解决方法,岂有不大哭特哭之理!

车夫脸色苍白的挤了过来,拉过王平安,低声道:“侄少爷,你这不是给老爷添麻烦嘛!这些难民本来没事,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理他们,过几天他们见在徐州待着没有希望,便就走了。现在你这一说,他们又一哭,咱们想不赈灾也不行了,他们不肯走了呀!”

王平安气道:“你这是什么混帐话,难道官府没有义务赈济灾民吗?如果我姑夫回来,我把这话告诉他,你猜他会怎么修理你?”

车夫脸色一绿,心想:“就算是刺史大人回来,怕修理的人也不是我,而是你吧!”他苦着脸道:“侄少爷还是别告诉老爷了。你说的事,道理上是讲得通的,可小人说的话,也是大实话啊,你以后就明白了!”

车夫说的,在当时的唐初,或者说整个封建社会,还真算得上是一句大实话。对于赈灾这种事情,里面的道道儿,还真是七扭八歪,不是官僚体系中的人,一般来讲很难了解。

在唐初,虽比前隋要政治清明,但有些事情,却还是按着老规矩办。地方官员们,除少数个例外,很少有人会去主动赈灾的,这里说的不是受灾的当地,而是指周边地区。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