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洋枭雄 > 第70章 进驻锦州

北洋枭雄 第70章 进驻锦州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8:1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锦州历来都是辽东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位于辽西走廊东段的这个城市,东部就是一望无尽的东北大平原,而北部则是地形复杂,难以通行大军的松岭山脉,而南部就是宽阔的渤海。

其身后的西南方向,就是战略通道‘辽西走廊’。

可以说,守住了锦州那么就可以守住辽西走廊,守住了辽西走廊那么才有可能进军东北,如果锦州失守,那么敌人就可以一马平川的直抵山海关下,是因为锦州这么重要,所以袁世凯才会把赵东云的第三协派往锦州驻防。

而把赵东云派往辽东锦州驻防,而不是把赵东云直接派到辽河附近的新民,营口,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到袁世凯对待东北局势的态度。

首先是袁世凯面对东北局势的紧张,不能不派部队进入辽东,因为那样的话袁世凯很难承受住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另外一方面,袁世凯也是在尽量的避免和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因为那样的话倒霉的是北洋。

1903夏天的东北局势,实际上已经不是清政府和俄国两家所能够掌控的了!

早在1901年的时候,俄国就为了能够吞并东北而给清政府施加了庞大的压力,不过当时主持和列强谈判的依旧是李鸿章为首的北洋人,所以还是把俄国的外交压力给硬抗了下来,坚持住了对东北的主权要求。

而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压力大减,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东北主权了,加上英美日等国都是不愿意看到俄国占领东北,所以也给予了清政府极为庞大的外交压力。如此也就逼得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态度处理东北问题。

如此也就导致了1901年低到1902年时期俄国陷入极为困难的外交环境,因为几乎所有列强都要求俄国从东北退兵。

这才导致了俄国和清政府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不过俄国对此自然是不甘心的,所以在第一期撤兵后,第二期就是找各种理由拒绝撤兵,并重新占领了营口。

由此导致了今年四月份开始的东北局势动荡,迫使日本进行扩军备战,英美等国强烈反对俄国。

并且以上三国也给中国施加了强硬的外交压力,警告中国不得接受俄国的要求。于此同时间国内民间也是发生了一定的舆论压力,以张之洞为首的南方督抚们一个个都是叫嚷着联日拒俄。

这也就导致了清政府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对俄国采取强硬的外交姿态。为了展现强硬的态度以及为了阻挡俄军可能性的南下,清政府要求袁世凯派兵进入辽东。

对于这种情况,把袁世凯搞的非常郁闷和恼火的!

因为不管是张之洞为首的那些南方督抚还是说北京里的朝廷诸公们,他们大多都是只带了一张嘴巴,不管他们是说服从俄国的要求割让东北还是说出采取强硬态度对俄作战,他们都只说不做。

真正做事情的除了北洋再无他人!

当今的中国,张之洞为首的南方督抚、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慈禧为首的清皇室其实是诸多相对独立的势力,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共同利益诉求。

历史已经证明了,不管是甲午战争还是庚子事变,其实都和南方督抚们没什么关系,前面的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和日本的战争,庚子事变是清皇室和八国联军的战争,而现在假如来一场中俄战争,那么就会是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和俄国的战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