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北洋枭雄 > 第47章 渗透战术

北洋枭雄 第47章 渗透战术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8:1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新建机枪营要扩军,也就代表着赵东云在短时间内急需大量合格的机枪部队军官,而这个问题却是新建机枪营里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扩编一支军队,有三点是必须解决的,那就是军官、士兵、军械。

这三点里士兵的问题最好解决,因为这年头招兵相对容易,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招到足够的士兵。军械的问题也不算太难,只要有钱这年头什么都能买到手。然而军官问题却是不容易解决。

因为赵东云需要的是懂得机枪战术的军官,而这年头机枪才刚刚兴起,袁世凯根本就不可能从其他部队给赵东云调来懂得机枪作战的军官,如此一来赵东云也就只能自己亲手培养了。

为了培养合格的机枪指挥官,赵东云设立了临时性的随营学堂,自己亲自上课,此外机枪队的几个老军官,比如林永权等人也担任辅助性的教学。

如此的随营学堂自然是没有什么正式编制和名称的,只能算是新建机枪营的自发性、非常规产物,而且学员也仅限于新建机枪营的基层军官,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讲解机枪相关战术。

不过赵东云也会讲解步兵战术和当今的军事理论呢。

他的本意只是想着给手下军官们灌输部队步兵战术和军事理论,以便提高他们和步兵的协同作战的素养,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讲的步兵战术比机枪战术更吸引人。

要知道赵东云的原身可是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虽然赵东云没继承他对军事上的天份,但是脑海里的记忆却是实打实的继承了下来,所以讲解当今军界主流理论和战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此外他在讲解中也是融合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赵东云后世里的记忆内容,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想象,如此就融合出来了一些似而非是的东西。

比如说,如今的步兵战术虽然已经抛却了排队枪毙时代的紧密队形改为散兵队形,但作战时这种散兵队形依旧非常紧密,甚至有时候士兵的间隔只有两米到三米,宽松的也不过五六米的间隔距离而已。

从甲午战争一直到日俄战争再到一战初期,各**队都是运用这种战术,一直到一战中后期机枪横行,并逐渐形成战壕阵地战后才慢慢改变,一战后期德国开始运用小规模部队的渗透战术,使得冲锋枪等武器登上战争舞台。

而现在呢,各国虽然已经认为到机枪的重要性,并且都普遍装备,但是不管是列强还是袁世凯等人,他们都没有想到机枪的出现会彻底改变战争模式。

所以袁世凯虽然已经决心大规模装备机枪,但现在北洋军的步兵战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密集冲锋上。

最能体现当今步兵战术的战例就是日俄战争了,其中又以旅顺战役体现的尤为明显,可以说把这个时代的步兵战术要点充分体现了出来。

然而身为一个后来人,就算赵东云并不是什么近代军事专家他也知道这种步兵战术面对机枪、铁丝网、战壕的时候,完全就是送死的节奏。

而当他在讲解机枪和步兵相关战术时,就多次说过机枪部队在面临步兵密集冲锋时该如何以最大效率杀伤敌人。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