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儒剑仙 > 第七十四章:知行

儒剑仙 第七十四章:知行

作者:七月未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7:5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

白师兄刚刚虽只是随意一击,但却非常强了。

可现在为什么会突发消失,难道宋知书还留有后手不成?

那些看到这一幕的弟子,全都愣住了,有些不明所以。

“白小友,许久不见。”

声音落下,在宋知书的心口,儒家正气涌现出,然后汇聚成一道人影,正是古云大儒。

他就站在宋知书身前,面带笑意,像是一个慈祥的老者,看着白昊辰。

而随着古云大儒的出现,白昊辰凝聚的气势,在这一刻全无。

“大儒古云?”

“他怎么出现了,为何帮助宋知书?”

“不对,这似乎不是古云大儒的真身,而是一道意志。”

对于古云大儒的出现,广场上那些弟子都显得非常震惊,因为没有任何预兆,但很快就有人认出,那并不是古云大儒真身,而是大儒意志。

可更多人心中的疑惑,是为什么古云大儒的意志,会保护宋知书呢?

而且他们也震惊于儒家的力量,居然能在悄无声息之间,就化解白师兄的手段,是怎么做到的?

“古云大儒。”

几乎是一瞬间,白昊辰也有些惊讶,他知道宋知书敢这样做,肯定是有底牌的,只不过他认为这个底牌应当来自于李青舟。

所以他并没有全力一击,而是随意出手,逼出底牌,如此一来斗争就上升到慕长歌和李青舟,而李青舟背后的人,就是太上长老,闹出什么事,自己最后也只是尊法行事罢了。

因为到现在他还认为,自己获得了一道圣人造化,是儒家传承者之一,所以在这种关头,他不想与儒家结怨,也是他在见到宋知书之后,没有下死手的根本原因。

却没想到,宋知书居然有大儒古符,有些超出预料。

白昊辰沉思片刻,便再一次选择开口:“古云大儒,这毕竟是我太昊剑宗之事,您怕是不好插手。”

他的语气很平淡,并无任何起伏,也没有因为古云大儒的出现而感到震惊,只是开口,去阐述一件事实而已。

“受人之托,保护宋知书。”

古云大儒出言,带着些许笑意:“再者,白小友也应当让宋知书把话说完,将前因后果解释一番,再行考虑出手吧,我儒家讲究一個理字,若宋知书无理,老夫也不会继续偏袒。”

对于古云大儒而言,保护宋知书是必须的,但不能直接用自己的名义,让人看出端倪。

而他也相信,宋知书不会无端暴起杀人,事出必有因。

将事情说清楚,再来评一个孰是孰非最好。

古云大儒的话,让在场诸多弟子不由相视一眼,并且窃窃私语,之前古云大儒出现,保护宋知书,他们还觉得奇怪,现在听到这个说法,心里一下就想明白了。

原来是受人所托,只不过那个人是谁呢?

居然能请动一位大儒出手。

有人猜测,很有可能是李青舟,也唯有李青舟有这样的份量和资格。

白昊辰没有说话,因为他现在确实为难,想给儒家一个面子,可如果真的要讲理,那事情会变得很麻烦,可若直接出手,又会让儒家生厌。

“那杀人就有理了吗?”

只听声音突然响起,执法堂上空出现一道道涟漪。

一道曼妙的身姿缓缓出现,身着一袭碧绿色长袍,从涟漪中走出,正是首席大师兄慕长歌身边的侍女绿儿姑娘,她脚踏青莲,面色发冷,看了一眼旁边的白昊辰,但终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望向古云大儒继续开口。

剑宗弟子有些惊讶,没想到绿儿姑娘姑娘又出现了,这人身份不简单,代表的就是大师兄侍女。

“我知儒家讲一个理字,但敢问古云先生,宋知书当场杀人就是理吗?杀人者偿命,况且宋知书当众残害同门,已经犯下大错,必须要伏法。”

绿儿姑娘开口,神情平静,但言语之间却非常强硬,就是让宋知书杀人的事情,要他伏法。

因为这是事实,任谁都看到了,根本无从辩解,而同门残害同门,尤其在执法堂杀人,那更是触犯了禁忌,触犯了权威,不可饶恕。

“姑娘说的确实不错,杀人偿命,但这其中牵扯的原因却无从得知,即便要伏法,也要让人死个明白。”

古云大儒出声,进行反驳,宋知书是无论如何都要保的,况且有些事情确实得说清楚,哪里有不问缘由,就定人死罪的呢?

“古云先生,这里并没有您的事,你们儒家的事情,我太昊剑宗从未插手,也不希望你来过问我们内部的事情,无论你是受人所托,还是其他,我都不管,但总而言之一句话,太昊剑宗的事情,没有外人说话的份,请您离去吧。”

绿儿姑娘声音冷淡,根本不理会古云大儒说了什么,也不想听,也不愿意给宋知书任何解释的机会。

但她也知道,古云大儒一直在这里的话会很麻烦,所以直接出言让对方离开。

如此,便没有人能够保得了宋知书。

至于宋知书有没有冤,有没有杀人的理由,绿儿姑娘根本就不会在乎,这就是她的态度。

至于古云大儒,在绿儿姑娘眼里能说这么说,已经很给面子了。

随即,绿儿姑娘又抬起头,目光扫视在场所有的弟子:“记住一句话,门规如山,杀人者必须偿命,无论他有什么理由,没什么可以解释的,现在真凶就在眼前,一定要伏法,否则我太昊剑宗门规何在?”

被她注视的弟子们全部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绿儿姑娘代表的是大师兄。

霸道吗?

不公平吗?

那又怎样?

大师兄的话就是铁律,必须遵守。

古云大儒也微微皱起眉头,并不是绿而对自己态度不好,这些他不在乎,而是因为对方所言,过于霸道,根本不给任何机会,也不让说出理由,张口闭口就是杀人。

“我认为,既然古云大儒再此,也算有个见证,让他道出理由,辨别孰是孰非,然后再行处罚,也好表明我太昊剑宗秉公办事的立场。”

这时候,白昊辰突然开口了,言语平淡,但其中居然有维护宋知书的意思。

所有人都感觉到震惊,白师兄刚刚还要对宋知书下手,现在怎么了?

要知道,死的可是对方的亲弟弟啊,哪有维护仇人的道理啊。

执法堂广场那些弟子,一个个全都疑惑起来。

事情表现的过于奇特了,此刻他们都分不清楚白昊辰到底站在哪边。

绿儿姑娘面色微冷,望向白昊辰却没有说话,沉默不语,她之前就看出白昊辰心有犹豫,却没料到居然直接为宋知书说话了。

自己虽是公子的贴身侍女,可对方乃太昊剑宗真传弟子,地位崇高,很难找出理由反驳。

白昊辰见此,转过头望向下方的宋知书,平静道:“宋知书,现在给你机会进行辩解了,若有话现在就说,如果说不出来,那就按门规处置,也别说我们不公平了。”

他现在是顶着压力,给宋知书机会,而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愿得罪儒家。

可慕长歌那里,白昊辰同样吃罪不起,只能想到这个办法。

至于到时候宋知书会不会说,能不能说出个理。

就与自己无关了。

毕竟该做的已做,即便儒家也说不出什么。

与此同时。

每个人都将目光投过去。

而站在广场上的宋知书眼神平淡,看着站在上空居高临下的绿儿姑娘,没有丝毫退缩。

上一次,就是此女出现,包庇了本应该被处以重罚的白秋玉,现在,此女又来了,想要借助慕长歌的威望,要置自己于死地,根本不给任何机会,似乎桩桩件件,都少不了她。

在宋知书看来,对方为什么在这种时候出现,不就是想要以势压人吗?

否则为何一上来就是问罪?

还一口一个理,真要讲理,为什么别的时候不见人呢?

每当关键时候就出来,每当关键时候就出来,要做什么?

慕长歌不可恶,可恶的就是这中为虎作伥的小人!

白秋玉是如此,面前的绿儿姑娘更是如此。

思绪至此,宋知书神色冷静,看着对方:“人并非我所杀,杀白秋玉的人另有其人。”

他的声音平淡,言语中并没有带有任何情绪在其中,如同在阐述一件事实。

但这句话,却让在场众多弟子,再一次震惊了,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白秋玉是怎么死的,死在谁的手上,所有人都看到了,现在宋知书却说,白秋玉不是死在他的手上,什么意思?

他们想不通宋知书为什么这么说,更有人觉得,宋知书你就算想逃脱罪责,也不该胡编乱造吧?

只是没有人开口,他们知道如此情况下,根本就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一个个都不由得将目光转向另一处。

“宋知书,你当真可笑啊。”

执法堂上空,绿色听到宋知书的话后,一脸冷笑:“你是把在场所有人当傻子吗?你如何出的手,如何杀的人,在场谁不知道,你说人不是你杀的,那还能是谁杀的?”

“自然是你,绿儿姑娘。”

宋知书完全没有犹豫,直视对方:“当初白秋玉为一己私欲,夺我飞剑,触犯门规,本应受到重罚,但你却在关键时候出来进行维护,此后他设下圈套,残害同门,又散布流言,排挤于我,凡是与我有关系的,都要被针对,连一个无辜的凡人,都被逼得最后离开明月城,家破人亡。”

“白秋玉的每一个举动,都在触犯门规,可为何白秋玉不知收敛,依旧无法无天,因为他知道,每当自己最危险的时候,必然会有人出手维护,不管犯下什么错,都可以逍遥法外,请问,是谁给他的信心?”

“就是你绿儿姑娘,没有你的维护,他如何敢视门规于无物?他如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变本加厉?”

说到这里,宋知书眼神变得愈发坚毅起来,言语清晰,一字一顿:“白秋玉死了,但他是最大的恶人吗?不是,真正的大恶人是你,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好处占尽,自诩大义,高高在上,宗门上下才乌烟瘴气,没有你们纵容,白秋玉根本就不会死,你还敢说,白秋玉不是你杀的吗?”

随着宋知书的话,绿儿姑娘的面色变得原来越难看,她真的没有想过,区区杂役,居然如此得胆大包天。

而旁边,在执法堂广场上,每个弟子都面容惊骇,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可是大师兄身边的贴身侍女啊,地位非同寻常,一举一动,代表的都是大师兄。

但宋知书居然如此胆大,连对方都敢呵斥,都敢指责,言称绿儿姑娘才是杀死白秋玉的真凶...

那些弟子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很多人看着宋知书,眼神中也出现了一丝敬佩之色。

宋知书所言是真的吗?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他们虽然有些不算底层,但对于很多事情还是清楚的,执法堂说是执掌宗门法度,最为公正的地方,但事实呢?

如果只是一般弟子,那确实公正,赏罚分明,有时候还严处,要以儆效尤。

可一但牵扯到高层,那基本上就是自罚一杯,连罪都不用赔。

原因呢?

不就是有一群人在背后撑腰,各种周旋?

但就算是这样又能怎样?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能说,相反你还要夸他高风亮节。

每个弟子心里都明白的,但从未有一个人说出来,因为会有改变吗?

不会有改变的。

可今日,宋知书说了,还义无反顾,他们心中如何不敬佩呢?

只是这样又能如何?不过是将事情扩大,到以至于无法收场的地步,那时候,吃亏的是谁呢?

答案显而易见,一个人,是不可能对抗一股势力的。

“强词夺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