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九十四章 国公之罪,海瑞遇险!

第(1/3)页

要说魏国公府,当真不与百姓为难,而魏国公府为难的,是朝廷,是皇族。

除了赋税,凡是通过运河呈给朝廷、皇族的东西,魏国公府都会截留一小部分。

以锦衣卫的统计,约是三成,皇族、朝廷拿七,魏国公府拿三。

不过。

魏国公府总是要先挑,皇族、朝廷等同于是在捡魏国公府剩下的。

皇族、朝廷从运河上过的东西都这样了,要是东西进入南京城,那就更了不得了。

不论是南京六部的东西,还是南京城军民的东西,魏国公府都要截留四成。

但和渡口截留可以报损的方式不同,东西都进到南京城里,这么大的损失,很难向朝廷户部交代。

于是。

金陵城内,硕鼠横行!

由于之前朝廷亏空严重,发放给南京六部、军民的俸禄、军饷,多是以粮食折抵。

说来也有一百多年了,朝廷发到南京城的粮食,总会遭窃。

金陵城每月都会向朝廷上报遭窃漂没的粮食,附加几个窃贼的脑袋。

根据锦衣卫观察,漂没的粮食,始终维持在南京城总粮食四成上下。

以前锦衣卫势弱,依附在司礼监之下,也不敢对着蕴藏着大猫腻的事物动心思。

随着锦衣卫崛起,锦衣卫南京千户所千户有了立功心思,就稍微了解了下。

南京城漂没之粮,多过失窃之粮十倍,大抵是借帽取底的勾当。

“借帽取底?”

朱厚熜当过兴王府世子,也当过兴王,之后才当的皇帝,管理过王府,也管理过大明朝,对庶务是了解的。

借帽于人,却把帽底取走,意思是用个小由头,取走大账目。

陆炳想表达的意思,是南京城里魏国公和某些大员暗中截留存粮,私吞仓储,然后纵容贼人来偷,事后把所有做不平的账簿一发戴到贼人头上,算作漂没!

难怪金陵城硕鼠屡打不死,原来是魏国公府和某些大员故意养着用来背黑锅的。

漂没要有人承担,贼人每年交给应天府几个人头,只为让金陵城官老爷们对朝廷有个交代。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