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三十二章 华山演出

一脉承腔 第三十二章 华山演出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6:5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我也愿意!”吴小倩紧跟着道。

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但是去不了也没有关系。

录像存档的工作是个大活,办公室找了一台从文化局退下来的电脑,只有他们两个能操作。

建档归档是长期的任务,摄像团队只负责录像,不负责存档,具体的工作都要他们去干。

“好,你们好好干。”刘兴武安慰道。

众人走出虎沟小学,快到到大巴车的时候,张德林好像想起了什么,他道:“我有事去一哈,你们要不先走吧。”

“爷,你要干啥去?”张禾询问道。

“我去看看德海。”张德林缓缓道,脸上有些忧愁。

没等人回答,张德林一个人向着村子后面的山坡走去。

“刘兴武,你给司机说一声,我去看看。”张禾赶紧道。

说完,他追了上去。

张家德字辈的几个老人都跟随着张德林走了过去,张禾紧随其后。

望着老人们的背影,刘兴武心里好像什么被触动了一样,跑到大巴车跟前给司机打了个招呼。

时间还早,虎沟村离华山不远,司机也不着急。

张禾跟着张德林来到了村子后面的山坡上,老艺人们来到了张德海的坟墓前。

几位老人神色肃穆,站在张德林的身后。

张德林是班主,是老大,是他们的大哥。

张德林缓缓蹲下身子,望着墓碑上镌刻的字迹,双眼泛起了晶莹。

“德海,老腔死不了,你的心愿我们帮你完成。”张德林沉声道。

“我们要去华山演出了,你在的时候我们从来没去过,要不是小禾和那个文化局的小刘,我们估计也去不了。”

“现在老腔也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们唱过的曲子全都存下来了,哪怕我们以后都死了,老腔还在,德海,你就好好走吧,在下面等我们,等我们唱够了,下来和你一块唱。”

说完这些话,张德林站起身来,他伸出手擦了擦眼角,眼眶通红。

“走吧。”张德林摆了摆手道,身后的老人们都已经湿润了眼眶。

张禾望着这一幕,深吸了一口气。

张德海没有看到这一幕,但是如果他能看到,能听到的话,心里一定很欣慰。

众人离开了山坡,向着村口走去。

黄土地上,那个坟茔矗立在那里,只剩下墓碑上的字迹在告诉着来人这里埋葬的是谁。

大巴车停在村口,车子是华山管理局给安排的,有多少人都能坐下。

老艺人们将乐器装进木盒里,放在腿上。

张玉胜的乐器也是月琴,加入之后,表演团队里面多了一个月琴手,以前只有张德林一个弹月琴,现在多了一个人之后,月琴的层次感也就出来了。

2000年国庆放假开始,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两个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其中休假,从而形成七天的长假。

自从第一年“十一黄金周”开始之后,每年国庆节假日的旅游热潮便席卷全国,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作为华夏文明当中的五岳之一,西岳华山在国庆假期间也是游客选择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老腔能在这里表演,将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也是对老腔地位的认可。

众人来到华山的时候,门前的大海报上就已经挂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的字样。

秦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华山里面有表演。

说是非遗汇演,不能说不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