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一脉承腔 > 第二十九章 经费

一脉承腔 第二十九章 经费

作者:关中老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6:5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一连好几天,村里面就没有停下来过,大媒体来了有小媒体,大领导走了有小领导,要么过来祝贺,要么过来采访,要么过来指导工作,总之都是奔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来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才五百一十八个,全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平均下来每个省十几个,根本不多。

因为是第一批的缘故,不少传统技艺的传人都不知道这个消息,这次新闻出来才知道,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着申报,等待着下一次的机会。

华山的演出需要准备时间,需要找准时机,打好华阴老腔的第一战。

几天时间没有下地干活,张德林几个老人们手上痒痒,跑到地里干了一阵农活,心里才舒坦了下来。

大家本来没有想过老腔会火,还当自己是个农民。

唱老腔的,可不就是农民嘛。

这天,卢长东手里拿着文件,兴致高昂地来到了虎沟村,眉飞色舞。

“从今天开始,我把虎沟小学就交给你们了!”卢长东将市上下发的文件给桌子上一摆,朗声道。

顺水推舟做人情,卢长东脸上有光。

要不是上面的政策还没有下来,卢长东已经想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挂在双河镇的大门口,让来来往往的人民群众都看到。

不过这个牌子别说他没有资格挂,就是华阴市的文化局也没有资格挂,只能在心里忍着。

张禾和刘兴武两人看了这份文件,喜出望外。

虎沟小学这块地方划给了华阴市文化局,文化局将其交给虎沟村的老腔暂为管理,命令一路下达,目前暂定的负责人是刘兴武。

冯浩在文化局找了一圈,找来找去发现没人能比刘兴武更合适了。

老腔的工作从头到尾都是刘兴武一个人在处理,现在安排下来,总不能找个其他人去做,这肯定会让干部们寒心。

不过具体的任命还要等政策下来了再说,现在只是一个代职。

“卢镇长,你老是自己跑来跑去的,你给我们说一声,我们去镇上取不就行了。”张禾笑道。

卢长东也五十来岁了,估计要在双河镇这个位置上坐到退休,但是他也无所谓了。

在任期间虽然双河镇穷,但也没有穷到老百姓吃不起饭的程度,现在镇上又出了一个华阴老腔,想不高兴都难。

“不用这么麻烦,我这次来还要考察一下华阴素鼓的事情,我得想个办法,让华阴素鼓也能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卢长东笑道。

老腔的出现给了众人定心丸,华阴素鼓也要提上日程了。

“卢镇长辛苦了。”张禾说到。

事情结束,卢长东直接离开,步伐矫健,好像年轻了不少岁。

张禾和刘兴武两人忍不住心里的激动,一溜烟向着虎沟小学跑过去。

掏出钥匙打开门,里面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从今天起,这个地方就这真真正正的属于我们了。”刘兴武激动道。

“这几个房子要重新收拾一下,之前只是暂时借住无所谓,现在地方是我们的了,必须好好收拾。”张禾缓缓道。

“那必须的,还有这个旗杆上,我们也要挂上国旗,像个样子,院子里收拾一下,可以搭个台子,以后老腔可以在这里专门给附近的村民演出。”

“原来的窗户全都拆了,换上铝合金的,结实耐用,墙也要刷一遍,房顶也要修葺一下。”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计划很丰满。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