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新世界 > 社稷之重

大唐新世界 社稷之重

作者:雪山的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6:45 来源:笔趣岛

社稷与江山,是万古不易的所在。在古人看来,江山社稷是重于一切的。江山永固,社稷长存,才会有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统冶万里河山,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就江山稳固。

在古老的华夏土地上,人们对社稷的崇拜由来已久。土神和谷神早在人们刀耕火种的时代,就被人们供奉和崇拜着。

那个时候,只有部族,没有国家没有君王没有官府。人们只是在大自然的馈赠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亚圣孟子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实际上他就是遵从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生存现状,精辟地做出了总结。

对社稷的崇敬,一直延续到了历代封建王朝。忠臣良将,国士谋臣,莫不以忠于社稷为己任。

在这里,有几个人物是最为鲜明的代表。前太子冼马魏征,名将李靖与李绩。

某种程度上,君王就代表了社稷,但这并不绝对。社稷是永存的,是解决天下万民的生存问题。而君王则会更换,有继承的,有开创的,还有谋夺的……

君王之上,还有国家,有巍巍的大唐。大唐据有天下,成为万民主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开创者李渊心系百姓心存社稷。舍此,国将不国,君王更无从谈起。

每当国家发生动荡之时,明哲的臣工都会坚定地站在国家的高度处理事务,表明立场。

前太子冼马魏征本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杀掉李世民,而且他的建言是最早的。可惜,李建成并没有采纳。

李世民政变成功后,曾宣魏征进入显德殿问话。魏征欣然前往,大义凛然。他并没有像李建成的其他党徒,远走高飞。而是静静地在长安城的家中等待自己命运的审判……

见到新任的太子之后,魏征也不行礼,而是倔强地站在大堂中间。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魏征,建成的党羽都跑光了,你怎么不跑?”

魏征高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跑也是徒劳,没有任何意义。”

李世民转而怒目相向,问道:“你为何屡次劝谏建成杀掉我,离间我们同胞骨肉?”

魏征高声道:“自古以来,君王之家向来是社稷为先,亲情其后。殿下功盖四海,况且夺嫡之心不死,为建成虑,如不除去,早晚必为社稷之患。”

李世民怒从心头起,喝道:“你不怕我杀了你吗?”

魏征硬着脖子说:“死于社稷,是做为臣工的荣耀……”

李世民转而沉思,他死死盯着魏征那倔强眼睛倔强的脸庞倔强的脖子,甚至他那粗布的袍子也开始变得坚硬起来。

“哈哈哈哈……我欲天下大冶,非魏征不可。国有直臣,社稷之福。”

李靖和李绩在玄武门之变前夕保持中立,同样得到了李世民的尊敬,因为他们忠于社稷。

仅此一点,这两个人今后必定可以重用。

除此之外,类似于峡州刺史许绍、凉州刺史李大亮、冀州刺史薛大鼎一类的官员。他们宁愿在地方上任职,不求高官显贵,只求造福于民,无愧朝廷。也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是烽火狼烟的镇土良臣,是海晏河清的冶世之臣……

社稷之重,虽亿万钧不为过,它关乎天下兆亿子民的生存与福祉,是身为一代帝王的天然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