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新世界 > 仇杀

大唐新世界 仇杀

作者:雪山的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6:45 来源:笔趣岛

王世充被押往长安之后,并不辩解自己的罪过。但他极力说明当时投降之时,李世民曾许诺他只要投降就可以不杀他。

与李密和窦建德不同,李渊知道王世充刻薄少恩,虽然是百战之将,但终究见识浅薄,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对大唐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他答应王世充免他死罪,将他流徙两千里,发配蜀中。

王世充还庆幸自己经过乱世还有余生,于是带领全家南下巴蜀。

怎料,定州刺史独孤修德与王世充有私仇,他带领自己的兄弟在半路上将王世充截杀,连同王世充的家眷都杀了个干净。

早先,独孤修德的父亲独孤机曾在洛阳为官。王世充篡权之后,独孤机见王世充凶狠暴戾而且气量狭小,知道他终究是成不了事。

独孤机打算抽身归唐,却被王世充发现,将之斩杀。独孤机在洛阳的家眷,也未能幸免。

作为独孤机的长子,独孤修德对杀父之仇念念不忘。但当时王世充势力庞大,而且据守洛阳坚城,独孤修德始终没有机会下手。

而此时,王世充已经是丧家之犬,不复往日的威风。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

独孤修德杀了王世充之后,亲自前往长安,拜谒皇帝李渊。要求李渊惩治他的坏法私刑之罪。

按照大唐《武德律》,杀人者,应当由官府拘捕审讯定罪之后,再由官府处斩。私自动刑,与故意杀人无异;而且还干扰司法,挑战国家律令权威,罪加一等。

独孤修德身为一方长官,带头坏法,动用私刑,按照律令也是死罪。

但,在这个特殊的战争年代,法律无法适用。古谚有云——战争年代,法律失灵。

李渊为何不适用《武德律》将王世充斩杀呢?实在是天下还没有太平,四海还未一统。留下王世充一条命,可以给那些尚未归附的反王做个示范。如此一来,又不知可以挽救多少条无辜的人命。

在此,不得不说,每一个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反王,其实也早都是百死之身。

杀他们,有一百个充分的理由;活他们,也有一百个充分的理由。是生是死,全在于皇帝的利弊权衡。

萧铣、李密、窦建德之辈,他们身死,各有各的考量。其间的思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

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根据律令治理天下,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李渊得知独孤修德杀害王世充的原委之后,为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杀人报仇是为了孝,伏法认罪又是为了忠。

如此忠孝之人,怎么能再以刑罚加于其上呢?如果让其伏法,会寒了天下人心。

在司法长官大理寺卿的建议下,李渊赦免了独孤修德,只不过让他迁徙千余里改任别州刺史。毕竟,带头坏法,在原职位上,他已经不宜再干下去了。

细看,此仇好像是私仇,却又没有那么简单。独孤机是因为谋划归唐而被王世充所杀,他本人与王世充并没有私仇。只不过,作为独孤机的长子独孤修德,自此与王世充有了私仇。

此仇,虽是私仇,却因公而起。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得不谨慎处理。

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忠孝礼仪被奉为圭臬,法律的正义思想随之转变,司法裁判的准则也由此确立。

如果独孤机是因为私事与王世充结仇,独孤修德再行仇杀事,恐怕此事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独孤修德因为其纯正的思想,被任命为宗正卿,在此职位上终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