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寡人刘玄德 > 第九十五章 朱门灯火寒家月(二)(5k)

寡人刘玄德 第九十五章 朱门灯火寒家月(二)(5k)

作者:落子争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4:5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贾诩所居的宅子里,刘备摇头失笑。

“贾君何出此言?仁者爱人信人。古人良言,何以非之?若身侧之人尚且不信,孤身一人又能做成何事?赳赳匹夫,独行天下,取死之道。”刘备反问一句。

“仁者爱人不假,只是爱人者未必便是仁人。”

贾诩捻着袖口,“昔年宋襄公重义守诺,扶持桓公之幼子。与郑相决,楚人半渡而不击之,以此而死。世人呼为仁义之至,然其又有取桓公而代之,胁盟友以祭天之举。”

“刘君,试问一身多面,宋襄公可称仁义乎?”

刘备沉默片刻,“若宋襄公无其仁,宋何以连小国而成横强,对峙于强楚?由此看来,贾君之言并无道理。”

“刘君是真的不明白,还是与诩故作湖涂。”贾诩目光灼灼,“无论刘君是其中何者。刘君数顾于诩,诩不可不出一言为君谋之。”

“刘君,所谓仁义真心,只可用为器,携之于身即可。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昔年宋襄公数让兄帝位,由此成名,其后观其所为,心中岂无割据一方与天下争衡之心?不过以此邀仁义之名罢了。”

刘备默然无言。

“刘君既然是因段公所言而来,诩也知刘君来意。只是若刘君真是那般仁义无双之人,只怕诩与刘君非是路之人。”

刘备依旧是沉默不语。

“不妨再与刘君言说一事。刘君可知我守门之人为何要用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再者,我这残破院落,其实本无须寻人来看守门户的。毕竟就算强梁入室,也是无物可抢。”贾诩笑问道。

正在出神的刘备闻言一愣,“莫非贾君不是怜其孤苦?”

“自然不是,我用他有两个缘由。”贾诩抬起一手,“其一,此人年老体弱,独居里中而孤苦无依。我若用他,旁人自然会如刘君一般,以为我是怜悯其孤苦,由此高看某一眼。”

“其二,诩为凉州人,客居异地,又是一弱质文人,杀鸡尚且不可,若要于此安稳得活,自然要另辟他途。此人本就是雒阳人,用他,自然能帮我省下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刘君啊,诩所谓的仁义为器,若是用的好了,也是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贾诩笑道。

刘备忽然道:“当初任用此人,贾君莫非真的无半点恻隐之心?”

此问猝不及防,贾诩一愣,笑道“不曾有。”

刘备笑着摇了摇头,方才贾诩连番质问,倒真是让他有些失神。

只是如今他回过神来,才忽然想起,贾诩本该就是这般人。

不然后来何以有文和乱武,祸乱天下?

“贾君虽言之凿凿,可在备看来,这世上谁人无恻隐之心,或多或少而已。贾君方才稍有迟疑,便是明证。”

贾诩一笑,“即便如刘君所言又如何?些许怜悯之心,于诩心中,不过是闪过一念而已。于我做决断无半点干系。”

刘备点了点头,再次笑道:“若是如贾君所言,你我非是同路之人,贾君何苦于与备言说这些,直接避而不见,或是将备赶走就是了。如今贾君与我相见,又教备道理。贾君,可欲与备同行?”

重新将双手收入袖中的贾诩诧异的看了刘备一眼,显然这个如今在雒阳城中声名鹊起的刘家雏虎,比他想的要聪明上不少。

只是他却并未直接回答刘备此问,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刘君来时路上,所见应当不少,以为这城北相较他地如何?”

“杂乱破旧,莫说雒阳名都,便是连边地涿郡也是不如。”刘备如实而答。

“不错,草履蔽衣,食不果腹,此地之人如何可称雒阳人?偏偏他们又是雒阳人。”

“明知城内便是安乐乡,入城之后便是人人称羡的城中人,即便是去到城东城西也要好过在这城北,可此地之人依旧留在此处,刘君可知何故如此?莫非是他们真的安土重迁,不愿离开此地去过安稳日子不成?”

刘备沉默片刻,“此地以北多农田。”

“刘君果然是聪明人。”贾诩笑道,“既有农田,那总是要有人来耕作的,雒阳城中的豪阀世家子自然做不得这般事。再说,即便他们想要装装样子,只怕也是不辨五谷。而这便是问题所在。”

“既然他们做不得,那总要有人来做。事情自然就落到了城北这群庄稼汉身上。”

安卓苹果均可。】

贾诩一笑,脸上带着些说不出的嘲讽之色,“自秦时便是重农抑商。以商人为贱业,可商人自来坐收金银,披金带玉,宝马香车。美人名酒,锦衣玉食。”

“尊农为本业,可莫说这北城农夫,便是天下农夫,多是早出晚归,寒衣无食,一日三餐尚不可得。即便如此,还要多谢朝廷征税之时,给他们剩下了些口粮。”

“刘君,世事岂不可笑?”

刘备点了点头,想起些上辈子的陈年旧事,“确是可笑,只是世上事历来如此,有时投个好胎,便是这一辈子最大的运道。”

“想来刘君也知我来自凉州武威。”贾诩笑道,“我知刘君是出自幽州涿郡。”

“只是边地与边地,其实也比不得。”

他指了指地上刚刚自土中冒出头来的绿色幼芽。

“幽州便如这片田地,虽也是荒地,可到底还是能长出些绿芽来。”

他又指向另外一片荒地,其上空无一物,“而凉州便如这片荒地,不论如何播种,总归是寸草不生。”

“世上常言关西将,关东相。何以如此?不过是凉州常年处在战乱之中,厮杀的多了,活下来的,自然也就成了百战名将。”贾诩笑道。

“凉州三明,皆是出身凉州名门,可入了雒阳又如何?一死,一隐,一蹉跎。他们才能岂在此间公卿之下?”

“何以至此?无非此处为彼等故土,而我等为外来之人。”

刘备望着眼前的贾诩,如今的贾诩到底还不是日后那个隐没如深渊的毒士,言语之间,到底还是有些意气。

刘备无奈一笑,“所以同为边地之人,也是贾君见我的缘由之一?”

贾诩点了点头,“刘君所言不差。诩当日也曾见过段公,只是段公如今意气消沉,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百战东羌的段公了。其实在刘君之前,诩还有一人可选,只是此人如今不在雒阳,不然此人其实是诩的最好选择。”

“边地之人,已有名声。备倒是可以一猜。”刘备笑道,“可是董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