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巡狩江山 > 正文 第八十八节 旁观者清

巡狩江山 正文 第八十八节 旁观者清

作者:伴卿一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4:16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大夏京都,天子震怒的消息传到了民间。人们纷纷议论着这场朝堂之上的人事处置。

京都冯府,府中上下都在悲愤之中打理着行李,准备跟随家主返回老家种地耕田。身心疲惫的冯准一身民服,戎马一生的他,没想到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不过冯准觉得也算万幸,最起码还能保住身家性命,没有落得一个抄家杀头之罪。看着这座住了二十几年的大宅院,冯准不禁有些悲凉。

“老爷,相国大人来了。”一声轻呼,惊醒了正在发呆的冯准。

看着走进府门的相国于禁,冯准有些苦涩的感动。到如今,还敢登他府门的,居然只有一个于禁。平日里那些高朋好友,居然连遣下人来安慰一下都没有。

于禁看着忙碌的府中仆人,“怎么,不多留一日?”

冯准凄惨的一笑,“一条落魄的老狗,还不赶紧逃离,难道还等着人家打着走?”

于禁扫了一眼周围忙碌的众人,轻声说道,“老冯,不必过于悲哀。别忘了你还是享侍郎俸禄之人,并非待罪之身。更何况,这盘棋还没结束,最终谁能胜出还不一定。”

冯准一怔,接着苦笑道,“相国大人,都到了这份上,还有何翻盘之理?”

于禁背负双手看向远处,轻声说道,“昱宁帝赢在当下,他却输掉了未来。”

冯准心中一动,“相国大人此话怎讲?”

于禁嘴角弯起一道笑意,“你我二人还能站在此处对话,你以为是昱宁帝善心仁厚?呵呵,这样想可就全错了。他不是不想斩杀你我二人,只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如果老夫没猜错的话,昱宁帝应该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才以仁心示众,以此来安抚天下。否则,他绝对会重整山河,为后世铺平道路。老冯,我劝你稍安勿躁,不久的将来你定会东山再起。”

冯准眼神一眯,“相国大人的意思是~太子?”

“不错,三位皇子之中,唯有三皇子德章适合登上大位。昱宁帝没有把老夫削职,就是不想让德章皇子失去我这个助力。你我只需暂时隐忍个一两年,如若德章皇子新皇登基,这天下还得需要你我之辈来治理。”

冯准愣了一下,额头上的皱纹稍稍舒展了一些。不管于禁是否在安慰他,最起码心中好受了一些。世态炎凉,于禁能在这种时候给了他一丝希望,冯准内心非常感激。

对于京都发生的巨变,不少文臣大员弹冠相庆。在他们眼里,根深蒂固的相国于禁,终于成了一棵摇摇欲坠的枯木。整个朝制之中,不但于禁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天师殿的上官玄悟也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谁也没想到立下汗马功劳的天师殿,居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不过很多朝臣们心里都清楚,或许昱宁帝另有打算,绝不会放着这么大功劳不赏。否则,这也会让有功之臣寒心。

天师殿内,张如明像是霜打的茄子,跟个输光了家底的赌徒似的耷拉着眼皮。特别是今日周边酒馆来要酒肉钱,气的张如明都想砸了他们的酒肆。昱宁帝一两银子都没奖赏,一想起这事张如明气的脚后跟都抽筋。

段琅在后院练功完毕,李建山背着手走了过来。段琅一边解下身上的负重物,一边问道。

“李兄,你不在前面陪着死胖子,怎么有空来这里。”

“唉~,咱家那位大人啊,现在看谁都不顺眼,我还是躲远点吧。段琅兄弟,这陛下不封赏,难道你一点都不生气?”

“你觉得陛下会吗?”段琅笑道。

李建山伸出了大拇指,“聪明,这么大的功劳如果不赏,那可就寒了众臣子的心。可是咱家那位大人,就是一点都沉不住气。还是人家贺连加沉稳,到现在一点都不着急。”

“无非是多赏点银子,天师殿刚成立不久,总不能提升到六部衙门平级的份上。”段琅不在乎的说道。

“那可不一定,我有一种预感,这次咱们那位圣上,很可能要重重的赏赐。”

“别说这些没用的,走,去给死胖子宽宽心。”段琅简单擦拭了一下,换上卫士服,拉着李建山向前院走去。

段琅本以为今天封赏的圣旨就会来到,没成想,直到日落也没见宫里来人。张如明心里那个恨啊,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都想拍昱宁帝的黑砖。

当夜,大夏皇宫,一位耄耋老者拄着虎头仗走进了暖阁。昱宁帝罕见的起身相迎,客气的把老者让到了宾坐上。这位老者不是别人,而是昱宁帝的皇叔,主政西部大营多年的宏亲王。

“老皇叔,深夜召您入宫,不知可打扰了皇叔的清梦。”昱宁帝说着,很随意的在一旁坐了下来。

“陛下相召,臣不敢不来。”老亲王微微欠身说道。

“皇叔,今日咱们不以君臣相论,而是以叔侄辈分说说话。您也老了,侄儿的身子骨也大不如从前。这些年,多亏有皇叔坐镇西北,咱们赵家的江山才能稳固。”

宏亲王感慨了一声,“既然皇侄这么说,那老朽就却之不恭了。唉~!当年先帝命我与赵立分别坐镇西北和西宁城,这一转眼几十年过去,老朽也拿不动刀了。反倒是赵立,在家人的陪伴之下,身子骨依然硬朗。”

昱宁帝尴尬的笑了笑,他知道老皇叔宏亲王心中不满。当年先帝册封他为亲王,赵立为西宁侯,表面上看先帝很重视宏亲王。但西宁侯却有封地,而宏亲王只有王爷名头,没有自己的领地。更何况,宏亲王坐镇西北,家眷都被留在京都。明白人都能看出,先帝对宏亲王有所忌惮。

“老皇叔,现在您回京颐养天年,有什么需求尽管给侄儿说。”

宏亲王摆了摆手,“够了,现有的就足够了。皇侄啊,今晚召老叔进宫,有什么话你就直说。虽然老朽年纪大了,但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或许还能帮皇侄出出主意。”

“还是皇叔了解朕啊,这段时间的京都之乱,想必皇叔也有所了解。不知皇叔对这天下局势,有何见解?”昱宁帝说着,端起茶壶亲自给宏亲王斟了一杯。

宏亲王看了看昱宁帝,目光中透着睿智,“皇侄,这京都之乱的笔法,皇叔着实的佩服。昨日皇叔得到消息,你只身进入相国府,这一点想必先帝都做不到。赵家的江山交给你,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宏亲王说着微微一顿,接着说道,“京都的隐患已经消除,想必皇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西北了。”

“哦?皇叔为何猜测是西北,就不能是西宁城吗?”昱宁帝面带笑意看着宏亲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