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猎关东 > 第三十一章: 堑壕(上)

猎关东 第三十一章: 堑壕(上)

作者:唐小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4:0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堑壕”这支募兵组织的名称对发报员来说有些印象,但他却回忆不起来曾经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忽然间,发报员转过身来,问李清翔:“组长,你说的堑壕是不是那支脱胎于华人劳工军团的募兵组织?”

李清翔点头:“没错,就是那支队伍……”

堑壕的前身叫中华自助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虽然没正式出兵,却派遣了华人劳工团,这些被送上欧洲战场当炮灰的人在军队中几乎没有地位。为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工团里的一名中医站出来召集大家成立了中华自助会。

虽然这么做也是徒劳的,不过却大大鼓舞了那些连武器都没有,每日还在战场上奔波的劳工们,让原本如一盘散沙似的中国人意志凝聚了起来。

康布雷战役中,英军第一次见识到了德国的突击队——他们从硝烟浓雾中突然杀出,这群戴着防毒面具,穿戴有防护钢板,手持伯格曼冲锋枪等自动火器的德军士兵打了英国人一个措手不及,险些全歼英军的火炮阵地。

关键时刻,原本只是负责搬运弹药的华人劳工干了一件让英军目瞪口呆的事情:多名华工,在只用刺刀、铁锹等冷兵器的前提下,潜伏在堑壕各处,一一捕杀了整个德军突击队。

那次战役中,伏击德军突击队的劳工死伤人数大大少于英军士兵,这种战损比在当时的第一次大战战场上是罕见的,所以英国指挥官对中华自助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这名指挥官立即将情况上报,希望正式组建一支真正的华人军团,可上层数次驳回他的请求,在西方的眼中,认为中国人是一些矮小软弱,而且并可靠的家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华人劳工中很多人回到了中国,因为当年战场情谊的关系,他们自己在山东某处建立了一个小村庄。但因为军阀混战的关系,他们总是被欺压,为了自保,也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群人重新拿起了武器,不过这次他们不再叫中华自助会,而改称为“堑壕”。

堑壕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地下募兵组织,拿钱办事,谁给钱,就替谁卖命。这支组织中的所有人都以各类中药为代号,以此纪念组织建立中华自助会的那名中医,而他们平日也身着中山服。

发报员问:“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纪念先总统吗?”

李清翔道:“没错,因为先总统早年学医,后来弃医从政,虽然行医和革命的目的都是救人,但医生只能救少数的人,而革命却能救下千万大众。”

发报员点头道:“是呀,学医不能救中国。”

李清翔道:“所以,从这方面来考虑,他们还算是可靠,我马上想办法联络他们……”

发报员担心道:“既然是募兵,肯定得需要不少钱,我们的经费恐怕不够。”

李清翔道:“不用担心,钱我有的是,只要他们能办妥这件事,什么都不是问题。”

发报员点头,又想起什么:“组长,可您儿子也在呀?雇佣堑壕的时候要不要告诉他们一声?”

李清翔却面无表情,斩钉截铁地说:“国难当头,一个儿子算得了什么,再说了,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

唐千林等人乘坐的火车到达奉天站之后,立即又换上了早已等待在那里的军列,军列前后有两个车头,一个拉,一个推,中间还配置有重火力的装甲列车。

“我们今晚就必须赶到非似山。”高桥次郎在上车前对唐千林说,“赶到之后,就得立即展开调查工作。”

唐千林问:“你是说,我们坐火车就可以直接到达?”

高桥次郎道:“对,这六年来,我们除了封锁调查非似山之外,也直接将铁路修建到了非似山下。”

看样子日本人对非似山中的东西很感兴趣,否则的话,怎么会把铁路直接修到山下去?难道说非似山中发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需要火车往外拉?

唐千林想到这问:“你们在非似山除了那佛像之外,还发现了什么?”

高桥次郎迟疑着不肯说。

唐千林道:“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我说过会救你,但我必须得知道所有的细节。”

“上车吧。”高桥次郎说完转身上车,唐千林看了一眼在不远处的李云帆和易陌尘,也跟随高桥次郎上车。

军列没有之前他们乘坐的火车舒服,可以说仅仅只是一辆加装了防护装甲的运兵列车,里面充斥着各种刺鼻的味道,让人脑袋发晕。

高桥次郎、唐千林、李云帆、易陌尘、烟屁股、庆全、钱斯年、张大根、乔铜和金古斯都挤在车厢之内。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