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三十六章:大势已成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三十六章:大势已成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4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外头的雨已经停的差不多了,屋檐上不时有水珠落在宫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集义殿中,气氛显得愈加的压抑。

所有人都低着头,一言不发,只有金英干巴巴的声音不停地响起。

“宴后,贼拥皇上退至大同城外十五里处。”

“黄昏,皇上再命袁彬入大同城内,取金银财帛,再赏也先。”

“时守将郭登以财帛筹集需数个时辰,遣回袁彬,暗中使其传话于皇上,欲于入夜之时,命兵士运送金银入也先大营,借机遣精锐哨探五名,趁夜色伏于营中,待贼虏放松警戒之时,迎皇上出虏营,往石佛寺暂歇,郭登率精兵于石佛寺接应,其后迎皇上入大同城……”

金英读的毫无感情,但是底下的大臣听到这里,却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

原先有暗中骂郭登等守将没骨气的,也默默的收回了这些话。

大同乃是边镇重地,虽然广宁伯刘安意外留在了大同驻守,但是实际上真正掌握兵权的,还是都督同知郭登。

郭登此人,乃是正统朝罕见的将才,出身将门世家,乃是武定侯郭英之孙,曾经参与征伐麓川之役,其后被调往边境镇守大同。

作为镇守大同的守将,虽然郭登没有杨洪的资历深厚,但是也有临机专断之权。

他不可能对虏贼得寸进尺的本性不清楚。

想来,他之所以一再退让,不断满足贼虏的要求,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趁机救回天子。

坦诚的说,这个计划是冒险的!

毕竟,哪怕贼虏的警惕再松懈,面对大明天子,也必定是重重把守。

但是既然郭登敢提出这个计划,想必是几分把握的……

联想起郭登等一干守将,白天特意置酒席招待看守天子的虏贼,大臣们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大军出征,严禁饮酒!

虏贼劳师远征,又物资短缺,想必许久都不曾饮酒。

如今有了大明的招待,那还不是放开了喝?

就算是有上官节制,原本严密的防卫体系,也必然会出现漏洞。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营救天子的计划,把握还是不小的。

于是罕见的,因为议事良久感到有些疲乏的老大人们,都绷紧了心弦,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死死地盯着金英手里的军报……

“是夜,袁彬再入城取赏赉,并传谕圣命曰:朕为天子,性命在天,如今陷于虏营,倘万一有所不虞,亦朕自取之天命也,尔等守将当以固守城池为要,若贼营来人有所通传,必察诚伪,慎勿轻信。”

“臣刘安,郭登,方善,张通等同上禀。”

金英合上军报,重新递回朱祁钰的手中,然后敛容退下。

群臣便知,军报到此结束了……

这场为了麻痹敌人,投入了数万两银子,精心策划的营救行动,就这么被皇上一句话,给否决了。

在场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大起大落来的太快,让他们一时有些接受不能。

虽然皇上说得挺好,言语间有认错的迹象,但是可惜的是,晚了些……

若是前头白天,刚和大同守将见面的时候,皇上能这么坦诚的话,朝臣们心中或许会对皇上的观感好上一些。

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如今,皇上的确是隐约认错了,但是那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的怯懦。

归根到底,他是怕营救行动失败,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而已。

这一点,在场的大臣心中跟明镜一样。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