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德道自然 > 第366章、古董市场

德道自然 第366章、古董市场

作者:舜堂堂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3:43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潘家园,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当时被称为潘家窑,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是‘家园’的意思...

一九九二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王启路上跟出租车司机聊着潘家园的故事,司机还给王启讲起了潘家园鬼市的两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鬼市”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引来许多阴间神鬼,前脚从您身边飘过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

第二个传说是,相传慈禧太后手下有一个小太监去逛“鬼市”,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准备出手的狐狸。原来那狐狸是只狐仙,为了报恩,做了小太监的老婆,于是潘家园“鬼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许多单身男士大早上就来守株待兔...

王启赶到潘家园的时候,潘家园已经是一个正规的市场了,一排排的店铺整整齐齐,并没有凌乱无序的地摊,他一打听才知道,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才有地摊,再就是凌晨的鬼市!从九六年开始市场整治无序的地摊,都已经入棚入市了,白天是看不到了...

他沿着精品街的店铺闲逛,发现精品店里确实有不少古董,不愧是天子脚下、世界文明的古都,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由于历史悠久,各朝各代的物件非常的多,原来这些东西都是皇宫大内御用的东西,贫民百姓也无福消受...

一直到了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才认识到古董的价值,要是退回二十年,这些东西还是破四旧的东西,被大多数人所唾弃,就是现在九七年了,也有大部分人没有重视起来...

王启先是把两条精品街逛了一遍,大体心里有了点底,又去逛那四个大棚,就是原来地摊入室的摊位,摊位上天南海北的货品都有,不过真品却不多,大部分都是高仿的赝品,不过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带着放大镜,一件一件的在捡漏,非要从赝品中找出真品...

捡漏是所有淘宝者的梦想,能够从堆积入手的物件中,找到真正的古董,能够一夜暴富,是人的梦想也是奢望,大棚里的商户太多了,种类也很丰富,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陶器、木器家具、玉器石器、青铜器、金器银器等等什么都有...

王启每个摊位挨着逛,而且好久不用的卡通包,也背在了身上,看到带光辉的物件就收下,只是象征性的砍砍价,别人捡漏如同大海捞针,他却是西瓜地里找西瓜,一找一个准,买了就往背包里扔...

根据风伯的介绍,香港新收购的仓库竟然有三千多平方,还是两层,开个高层次的拍卖行,根本就用不了,王启想把仓库改造成博物馆、会展中心、高档宾馆和拍卖行的混合体,全方位的吸引客流量,现在需要古董的量很大,他既然来了京城,就顺带着收购一批...

一上午的时间,王启在大棚内两三千个摊位上,收集了一百多件有年岁的物件,总共才花了十几万,他心中暗喜,京城的古董确实比上海多多了,而且品质上也比别的地方好太多,只是摊位上的真品太少,好几个摊位才能发现一个真品...

可是精品街里的店铺就不一样了,虽然价格很贵,可是那些老板都是老北京,眼光毒辣,好货大部分都被他们收走了,虽然也有走眼的时候,可是店里百分之八十都是真品,当然那些黑心商贩,用精装修、高仿品骗人的除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