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清话事人 > 656 【大结局】

大清话事人 656 【大结局】

作者:忧郁笑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3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1798年 4月,春意盎然。

不断下水的帝国 500吨通用版海船穿梭在世界各大洋,许多人迹罕至之地也出现了吴国武装移民的身影。

从槟城到旧金山,从第聂伯河到伊洛瓦底江,从达尔文到夏威夷,移民们将骨子里自带的“耕战技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因为茶叶战争,帝国得到了庞大殖民地。

为了尽快建立一张绵密的全球贸易、交通网~

吴廷殖民部疯狂印刷发委任状,治安官、税务官、海上缉私官。以及各种(农场、牧场、矿场)特许经营的证照。

海外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收下一面五色星条旗,一张委任状,一杆火枪,一柄短剑,签下利润上交文书,上任去吧!

……

殖民部发放委任状只有一道隐形门坎——是否出自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

是,就行。

不是,就不行。

所有去殖民地赴任的人都会被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再三叮嘱:

孩子!

族谱会记下你,家族的祖坟地会给你留下一个好位置。

一定要记得回来!哪怕是百年之后,由你的儿孙捧着你的骨灰坛回来。

叶落归根,永不敢忘。

离开时,族里还要为游子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以血脉亲情为羁縻,尽量压制殖民地自我意识的爆发时间。

……

随着殖民浪潮、航海探险如火如荼展开,英雄的故事和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帝国的每一处茶馆酒楼被人反复提起。

倒也不全是忽悠~

确实有不少幸运儿在海外意外的发现了金矿、铜矿、领土和航线,从而实现了地位跃升。

最典型的是巴布亚金矿。

一经发现,就有几十万淘金者涌向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

帝国上下刻意忽略了移民开拓进程的风险和死亡,只聚焦于那些成功案例。

李郁在日记本写下:

帝国需要血性。

帝国需要开疆拓土。

帝国暂时不需要过多的理智,极少数人保持理智就够了。

……

从发动茶叶战争到现在,至少 6000万子民离开了帝国,他们的去向不同、目的不同、命运不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随身携带了一杆火枪。

对此,

欧陆舆论不是很赞同。

他们普遍认为吴国的移民携带了两杆枪,一杆是杀人的,一杆是造人的。

战争的缘故,除了撒克逊,其余参战王国皆出现了青年男子断层的现象。

有太多的适龄女人寻不到合适的年轻男子。

数年后,吴国移民来了。

这些移民诧异的发现,落地后前来欢迎自己的不是老乡,而是当地的盛装女子。

到各国园区担任工厂管理者、技术员的移民最受当地女子欢迎,其次是那些稍有家财的吴国小商人,最后是普通劳务工人。

供不应求~

毕竟,不嫁就得做一辈子尼姑。

长夜漫漫,孤独一生,熬不住的。

……

有年轻移民捎信回家:

“大哥、二哥,三哥,堂哥,表哥,速来。此地旷妇多,嫁妆多,男丁少,速来,白娶老婆!娶白老婆!”

巴黎有间报社激烈抨击吴国移民鸠占鹊巢的行为,警示读者们长此以往的危害。

次日中午,报社被炸上了天。

现场火焰冲天,黄烟滚滚~

对此,拿破仑沉默不语。

借助吴国的金钱、吴国的技术、吴国的劳动力,法兰克北部区域经济发展很快。

他私下告诫心腹:

“法兰克民生凋敝,我们需要韬光养晦,需要借助吴国的力量发展经济,需要时间,需要忍耐。待时机成熟,我将统一欧陆,整合资源,然后渡海摧毁撒克逊。”

“欧陆需要一个始皇帝,否则我们将永远被吴国踩在脚下。”

当年夏季,拿破仑正式宣布登基,成为了法兰克皇帝,此举极大的改善了外交环境。

……

在贾伯爵的建议下,第一届“巴黎花魁选美比赛”隆重举行。

报纸反复宣传:

第一名花魁女郎将获得奖品——金缕玉片衣,还可乘坐最新的国际蒸汽邮轮前去苏州府游览。

吴国在文化领域嘎嘎乱杀~

巴黎彻底躺下,任由吴国输出。

以至于拿破仑在内部会议上,悲愤的喊出:

“我们将在海峡抵抗,我们将在平原抵抗,我们将在地中海抵抗,然而巴黎女人却选择了在榻上投降。”

“总有一天,我会~”

……

伦敦心怀鬼胎。

一方面紧抱大哥粗腿,一方面在多处易于登陆的滩涂修筑工事。

唐宁街通过种种情报判断:

下一次茶叶战争无可避免,一定会爆发。

何时爆发?取决于科西嘉小矮子。

此外,

他们还得出了一条经验:

战后,各国瓜分战利品时,并不是取决于该国在战争中出力多寡,而是取决于该国保存了多少实力。

所以~

当下一次战争爆发时,皇家海军必须执行“保船制敌、拒敌于海峡之侧”的绥靖之策。

鉴于卧榻之侧的法兰克人磨刀霍霍~

伦敦向苏州正式提出,请吴军在贝尔法斯特驻军。

然而吴皇对此不感兴趣,一再婉拒。

无奈之下,乔治三世捏着鼻子给吴皇册封的民都洛男爵史密斯,加封贝尔法斯特子爵。

……

吴廷对在盟友境内驻军不感兴趣,似乎是满足于在地中海区域圈地自萌,一边建设地中海舰队,一边开挖苏伊士运河。

全世界都认为,这说明吴皇对和平很有信心。

实际上没人知道,吴皇对和平压根不抱一丝希望。

李郁笃定,最晚 10年,第二次茶叶战争必定爆发。

10年的时光,足够让流鼻涕的小孩成长为扛枪的青年了。

届时,

撒克逊王国需要承受法兰克人乃至整个欧陆的怒火。

……

当一代军事奇才拿破仑率军凿穿欧陆各国,然后掉头进攻海峡之际。

装备最新武器的百万吴军会沿着南海——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这么一条成熟航线出兵,在西西里岛登陆,然后速通巴黎。

以雷霆万钧之势打碎法兰克的脊梁,拿下第二次茶叶战争的胜利。

同时收获欧陆所有封建君主的感激~

再然后~

被大家遗忘在角落里的花旗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想必正肥美,正好收获一波,分点油水给受伤的撒克逊盟友。

节奏完美!

只要帝国内部不出乱子,李郁设想的这一切都能实现。

……

1799年 4月 1日。

苏州府。

两侧有绿荫遮蔽的水泥官道上,车马如织,驶向吴皇宫。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