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869章 超越诺贝尔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69章 超越诺贝尔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3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如同平静的海面被投入了一枚核弹,不仅仅掀起了滔天巨浪,也将原本在中国人眼中看似深不可测的诺贝尔奖炸了个翻江倒海。

连续数日时间,国内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再加上林为民本人接受的采访,在国内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诺贝尔潮流,几乎全民都在讨论诺贝尔奖。

民众们除了讨论林为民这个新任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有人关心下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将会是谁。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开头难。

实现零的突破,在任何行业和领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些魔咒一旦打破,人们心中的畏难情绪也会被跟着打破,再看原本视之如天堑的奖项,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已成过往。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林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认可和骄傲自豪的情绪。

在社会各界当中,文艺界的反响无疑是最为热烈的,林为民现在可是国内文艺界的扛把子之一。

10月16日,继几家权威媒体连续发表了致林为民的贺信后,沪上《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全球文学视野下的林为民》。

“林为民的获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这并非对他本人而言,因为林为民早已在世界文坛证明了他自己。这次获奖的里程碑式意义,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学界、中国的广大作家而言。

它标志着诺贝尔奖完成了一次转向,这个成立超过百年、在世界范围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奖项终于转向了中国作家。

这一届诺贝尔奖肯定的不仅是林为民作品的非凡文学价值,同时也肯定了中国文学,这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不失为是一个好消息。

但话要说回来,林为民得奖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文学一劳永逸地成功了,意味着西方的偏见和有色眼镜将从此不复存在呢?

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林为民的成功固然是中国文学的成功,但更是他个人的成功。若我们因为这次获奖武断的认为中国文学从此走向世界,那就大错特错了。

……”

《文汇报》作为南方媒体的代表之一,对于西方向来是推崇备至的,这次评论林为民获得诺奖,难得的显示出了格局。

既肯定了林为民的文学成就,也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献上了良言。

从《文汇报》的态度上其实也不难看出这个年代很多崇尚西方的群体,内心更多的还是一种慕强心态。

以前得不着诺奖,觉得人家高不可攀,现在得了,马上挑剔了起来,活像个攻略女神成功的渣男。

除了媒体上有各种官方机构的致信、权威人士的评论,在林为民熟识的人物当中也有人通过媒体为他发声,其中最积极的当属马屁小能手于华。

不过可惜他这回没蹭上热度,被谟言抢了个先。

10月20日,《文艺报》发表了谟言为林为民获诺奖所写的《林为民获得诺奖的多重意义》一文。

“……林为民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作家林为民,也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国外汉学家下功夫把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去……”

是以最近这几天,于华看谟言哪儿哪儿都不顺眼,见了面横挑鼻子竖挑眼,阴阳怪气。

也难怪于华这么生气,他一直防备着佟钟贵那个浓眉大眼的,谁能料到谟言这个小鼻子疙瘩眼的也能干出这种勾当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