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脑域科技树 > 第20章、ABC猜想

脑域科技树 第20章、ABC猜想

作者:中帝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1:1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在学习空隙,他也抽空不断完善《马氏数学解析1.0》的编译,他准备在毕业前,用这前所未有软件,再解决一道数学难题,论证《ABC猜想》。

若是论证一个猜想可能被大家认为是天才,若再论证一个数学难题,甚至由此证明他的新数学体系,那么他才可能被全球学术界认同为数学领域的大师地位。

《ABC猜想》是数论领域的重要猜想,由乔瑟夫·奥斯达利及大卫·马瑟在1985年提出,因此又称为“奥斯达利–马瑟”猜想。

数学家戈德菲尔德曾说过:“ABC猜想是丢番图方程尚未解决的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一般情况下,数论领域的猜想表述起来都比较精确直观。

比如已经被安德鲁·怀尔斯证明了的费马大定理,可以直接表示为: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n y^n = z^n 没有正整数解。

又如马由已证明的《哥猜》,一句话就能看懂: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ABC猜想》却是个例外。

它理解起来非常抽象。

简单地说,就是有3个数:a、b和c =a b,如果这3个数互质,没有大于1的公共因子,那么将这3个数不重复的质因子相乘得到的d,看似通常会比c大。

举个例子:a=2,b=7,c=a b=9=3*3。

这3个数是互质的,那么不重复的因子相乘就有d=2*7*3=42>c=9。

大家还可以实验几组数,比如:3 7=10,4 11=15,也都满足这个看起来正确的规律。

但是,这只是看起来正确的规律,实际上存在反例!

由荷兰莱顿大学数学研究所运营的ABC@home网站就在用基于BOINC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寻找ABC猜想的反例,其中一个反例是3 125=128:其中125=5^3 ,128=2^7,那么不重复的质因子相乘就是3*5*2=30,128比30要大。

事实上,计算机能找到无穷多的这样反例。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表述ABC猜想,d“通常”不比c“小太多”。

怎么叫通常不比c小太多呢?

如果我们把d稍微放大一点点,放大成d的(1 ε次方),那么虽然还是不能保证大过c,但却足以让反例从无限个变成有限个。

这就是ABC猜想的表述了。 ABC猜想不但涉及加法(两个数之和),又包含乘法(质因子相乘),接着还模糊地带有点乘方(1 ε次方),最坑爹的是还有反例存在。

因此,这个猜想的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除了尚未解决的涉及多个数学分支的猜想界皇冠黎曼猜想以外,其他数论中的猜想,诸如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猜想,以及已经解决的费马大定理,基本上都没有ABC猜想重要。

这是为何呢?

首先,ABC猜想对于数论研究者来说,是反直觉的。

历史上反直觉的却又被验证为正确的理论,数不胜数。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