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领导下的政府机构在这段时间内成为整个汉军体系的亮点,实际上这支草草促成行政班子经费之匮乏、编制之简陋可为历史之冠,但尽管如此,他们在流民编组、迁移、紫禁城拆卸以及占领区城市管理方面依旧取得了卓越成绩,无论是在工作效率还是在官员的自身规范方面都做得极好,与军方的那些大肆为个人牟利的军官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这里并非是缺乏人才,其实上自图海战败林风控制京畿直隶的广大区域之后,当初被俘的清廷中层官吏就开始大批大批的投降,但是出于忠诚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这些人并没有及时的被接纳入新的统治集团,除了少部分能力极好的被临时任命为吏员之外,绝大多数处于赋闲考察状态,这里倒不是林风的心胸气魄不够――到底眼下的政治态势实在太过复杂,整个中国四分五裂,这些京官籍贯五湖四海,而最重要的是汉军的军事实力并不占优,谁也担不起后院起火这个风险。
当北方的第一场大雪结束之后,李光地政府的第一波征集任务就已经超额完成,虽然因为下雪的干系,各处道路泥泞不堪运输艰难,但被奉命征集的流民民夫爆发了可怕的潜能,依靠简陋的运输工具,硬是肩挑手提的把这些活命物资按时送进了仓库,随后林风立即派出了大批军队,配合李光地的官员衙役们为这些流民分发了两天的口粮。。
百万多人的迁移对于十七世纪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是一个近乎“挑战极限”的工作,汉军政府在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下,发挥了异乎寻常的工作能力,根据事后的统计,除却意外事故,在这场大移民运动中,大汉政府有近四百名衙役和七十多名官员患病身亡。而路途中死亡的和安家过程中死亡的流民更是不计其数,人类在生存的挑战中变得极为坚忍和英勇,大面积的死亡并没有消减掉他们哪怕一丝一毫的生存希望,人流踏着同类尸骨铺就的道路继续前进,而默默死去的人们被随后的收尸队随意掩埋,从此抹掉了在这个世界生存过的一切痕迹。
当这次流民危机在地域上从北京地区转移出去之后,汉军政府获得了北京豪门富户以及占领区内地主阶级毫无保留的支持,而林风本人的政治声望更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整个黄河以北几乎遍地农民战争的境况下,这样一个具有卓越政治能力的政权显得醒目非常,事实上在流民被转移之后,留在北京的各式各样的文人墨客当即弹冠相庆,在各大酒楼妓院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诗会,热烈歌颂沉着勇敢的汉军将士和“大汉中兴”的林大帅,一时之间人文荟萃佳作无数,如果忘却了一百多公里外的遍地尸骨,恍然望去几为太平盛世,
直到现在,林风占领下的北京地区的政治局势才真正稳定下来。\>。
迟到的政治投机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收获,林风在草草打发他们之后不由感叹,看来真的是时代变了,这些“儒学名士”的政治嗅觉居然还不如一帮商人。
率先卖身投靠的晋商、徽商在京畿名士的嫉妒中成为汉军林大帅的宠儿,待那些名士离开之后,他们就被大帅特意留了下来,沾沾自喜的端坐在中南海大堂内与林风商议大事。
“许先生,上次我叫你们弄的那个‘委员会’整好了没有?!”林风懒洋洋的坐在上首,漫不经心的问道。
比起上次来,这次许淡阳显得愈发拘谨,这次林风机遇商人的特别的待遇让踏产生了从来未有的优越感,人也精神了许多,听见林风问话,他下意识的膝盖一软,险险跪了下去,“回禀大帅……”他畏畏缩缩的蜷曲着身子,如同扎马步一般坐在椅子边上,低眉顺目的答道,“……大帅恕罪,这个……委员会一事诸事繁杂……这个还有……还有咱们这个商会的意见不齐……不过应当就这几天内代表们就到齐了。。\\
“哦……大帅公务繁忙,小人不便打扰,这就下天津向施、杨二位将军请教!”许淡阳急忙跪下请辞。
林风略一寒暄,待他离开后,方才皱眉道,“赵广元搞什么名堂?――他身为大将,难道不知道,未得本帅允许,擅自与蒙古人订约是要杀头的么?!”
李二狗躬身道,“周将军现在正在接待察哈尔使者,末将听了几句,似乎不干赵广元将军的事,这次他们来,好像、好像是要……”
“他妈的在我这里还吞吞吐吐干什么?!”林风不耐烦的道。
“咳……咳……末将听说,他们这次来,好像是想要……这个……和大帅您老人家结亲……”
林风吓了一跳,失声道,“结亲?!!”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