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其他 > 1980巴山猎耕记 > 第28章 带枪带狗和一切靠手

1980巴山猎耕记 第28章 带枪带狗和一切靠手

作者:指尖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01:00:1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古蜀地本土原有一个狩猎民族。

后来,蜀人逐渐由山区狩猎进入平原捕鱼,然后又转为农耕生活。

但一部分先民仍然留在山区,从事狩猎,代代相传。

他们因地制宜,依山而猎,在其行猎生活中夹杂了很多巫术的形式,因而又被称为“巫猎”。

在蜀中盆地边缘,从雅安,到甘南,到青川,再到镇巴,绵延千里的巴山山脉,其中大山起伏高耸,层峦叠嶂。

丰富的生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以捕猎为生的先民,传承不息。

随着时代进步,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巫猎,但先辈的狩猎技巧却是传承了下来。

古蜀巫猎的狩猎习俗,主要有两种行猎方式,一为“带枪带狗”,二为“一切靠手”!

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

带枪带狗,这种行猎方式,猎人持枪带狗,多结伴同行,一起出行打猎,又称撵山、打围。

也时常有一个人、两个人在庄稼地一边守护一边打猎的情况,本事厉害的,也经常独自上山。

除了狗用作侦测、追捕作用外,山民打猎的主要工具是用枪。

这里枪在古时候指的是标枪、箭镞、弩箭等,到了明清时代发明火器,到近现代,山民逐渐开始使用火枪,多为土枪。

这也是陈安打主意先弄来用起的东西。

火枪制造简单,不在于准而在于猛。

带枪带狗的狩猎方式,在以前通常声势较大,一般由有经验的老猎人看好野兽出没频繁的区域,众猎手或嚎叫或鸣枪或放狗驱赶,形成声势,把受惊的野兽赶往狭窄山谷或者预先埋好陷阱的区域进行围猎。

一切靠手,则是一种不带工具行猎的方式。

猎人不带猎枪、猎狗,只借助自然手段行猎,又称为“黑山”。

猎人上山,只用套绳、陷阱、地弩等捕捉野兽,主事的人通常是称为“吊路子”的巫师,神神叨叨的,在山神面前,他们是虔诚又狡黠的凡人,而在人的面前,却是捉摸不透的“神”。

换句话说,他们其实就是以陷阱为主要狩猎手段,行事神秘的人。

吊路子掌握着很多设陷阱的方法,同时也是对猎物了解得最充分的人,进山后善于观察野兽的脚印、粪便和留下的痕迹等,能准确判断野兽出没的路线和规律,并懂得利用天时地利,包括天气。

但其实,无论是带枪带狗还是一切靠手,多少年下来,两种行猎方式早已经交叠,尤其是吊路子,神秘的面纱已经被揭开。

而陈安的师傅李豆花,就是一个集二者手段为一身的撵山好手。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