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第一臣 > 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

大明第一臣 第四十二章 张家老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6: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朱元璋和张希孟回了临淮镇,看起来辛苦一趟,除了几百个赤手空拳的青壮,什么都没有带回来。但是他们俩都清楚,这一次可赚大了,而且赚得盆满钵满,都流出来了。

解救了郭子兴,逼着赵均用谢罪,朱元璋的名头一下子达到了新的高度,能和那几位大帅相提并论,甚至还要胜过郭子兴一头。

朱元璋的勇武智慧,在保卫濠州的战斗中,已经显露无疑,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一次不计前嫌,救了郭子兴,是老朱的仁义……不但把前面欠郭子兴的都还清了,还属于涌泉答报。

反正只要脑筋正常的,都不会觉得朱元璋欠郭子兴的,一个干女婿,帮着你守城,又救了你一命,还想怎么样?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吧!

其次,朱元璋没有跟赵均用翻脸,依旧维持了濠州红巾的大局,仅仅这一条,就让饱受战乱摧残的百姓感激涕零,五体投地。

大家也知道,不可能永远太平下去,但是能在春耕的关头,相安无事,不用打仗。把粮食种下去,秋天能收获,不用饿死,已经是别无所求了。

没法子,身在这么个末世,真的想不了太多。

也就是说,至此为止,老朱决定单独发展,造成的波澜终于毫无波澜。

而且伴随着威望提升,每天都有人成群结队,前来投靠。

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更有一个村子青壮全过来的盛况。

张希孟每天负责登记,都把他忙得头晕眼花,跟一个陀螺似的乱转不停。没有几天,就弄了厚厚的一本,张希孟去给朱元璋过目。

老朱接过来,先是一惊,“这么多?”

张希孟笑道:“主公声名大振,八方归附,这也是应该的。”

朱元璋竟然没有翻看,而是随手放在了一边,然后对张希孟道:“先生,你说咱招募了这么多乡亲,可是好事?”

张希孟有点被问住了,好吗?其实在他看来,同乡抱团,很容易形成一个个排外的小山头。

而纵观大明的建立,最大的山头就是淮西勋贵,其次还有浙东文人,还有后续归附的武将,也包括老朱的干儿子们……彼此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私相授受,贪赃枉法,败坏国典,各种坏事干得太多了,这也是老朱不得不举起屠刀的原因所在。

“主公,魏武帝起家,靠着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李唐靠着关陇门阀,赵匡胤也靠着禁军中的把兄弟……没有一群可靠的人,着实做不了大事。”

“可曹家不也有曹爽一般的蠢猪笨牛,关陇门阀也是彼此争斗不休,赵匡胤最后也要杯酒释兵权!”朱元璋长叹连声,“这些天咱就在思忖这事,眼下刚刚起步,要让大家伙愿意跟咱干,除了赏罚公平,还要靠着乡亲情分,结成一个拳头,这样才能重重挥出去!”

“只是咱又发现,史册之中,但凡事业初创,这帮人到后来都会骄纵胡为,完全不把军规法度放在眼里,变成了国家的祸害!”

老朱扭头,盯着张希孟。

“先生可有高见?”

张希孟悚然一惊,“主公,既然历代都是如此,我也不知道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突然又似笑非笑道:“那令尊说过没有?能不能给咱说说?”

张希孟又是一怔,他的确让老爹背了不少黑锅,有什么新点子都说是老爹想的,弄得他爹都成了藏身民间的大才宰相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