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第一臣 > 第二十章 造反了

大明第一臣 第二十章 造反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6: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贾鲁这人,原心中就有病……在大元朝的统治下,人分三六九等,虽然后世有人否认,说元代并没有文献明文规定四等人,甚至在用人上,也不是按照所谓四等人划分的。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元代却是存在着等级歧视,而且是非常严重的。

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许还手,打死了也只要赔点钱了事,身价约等于一头驴。反过来,如果汉人反抗蒙古人,则是要被处以极刑。

其实原也不用争论律法条文如何,光是从元朝汉人百姓的名称就看得出来,朱五四,张九六,陈九四……试问哪一朝百姓,如此起名字?

在蒙古人征服天下的过程中,先征服的地区,地位就高一些,越是后征服的,就越卑贱,南宋境内的百姓毫无疑问是最惨的,普通人家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通常都是把父母的年纪相加,二十三加二十二,孩子就叫四五,还有一种变形,五九四十五,孩子也可以叫五九。

朱重八的情况特殊一些,他不是父母相加八十八,就叫重八。而是他的大哥叫朱重四,然后就用了重字辈,叫了朱重八。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也不是什么寓意深远的好名字。

仅仅从这一个名字,就看得出来,元朝南方百姓的凄惨。

当然了,这是普通百姓,上层的士大夫还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元朝统一天下之后,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汉人和元朝皇帝配合还算默契。

就比如张养浩,他就因为文采斐然,名声远播,得到了提携,入朝为官。

随后到了元仁宗一朝,算是整个大元朝少有的亮点,在张养浩等人的推动下,重开科举,给了汉人士大夫一条为官的道路。

但也仅此而已了,到了丞相伯颜掌权,甚至请求诛杀张、王、刘、李、赵,五大姓汉人,虽然没有准许,但是矛盾已经公开,撕破了脸皮,再也别想相安无事了。

贾鲁虽然不在五姓之列,却也清楚朝廷对他们的猜忌,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可是伴随着红巾军兴起,大元朝风雨飘摇,他们这些汉臣也要跟着元朝一起陪葬吗?

如果元朝皇帝恩待他们还好说,偏偏把他们当成威胁,这就尴尬了。

过去贾鲁还能保持冷静,红巾都是一群土贼,没法成事,只要被压下去了,就天下太平……这倒不是说贾鲁天真,而是他这个位置,不这么想才奇怪呢!

奈何让他最恐惧的情况出现了,元朝怎么想,那是蒙古人的事情,可是在红巾军当中,出现了恢复宋朝的声音,出现了光复故土的主张……郑思肖、陆游、文天祥……当这些名字一再被提起,他们的诗作广为流传,到了那时候,自己这些人就会成为丑类,身败名裂,受后世唾骂,死无葬身之地!

胡子一把,头发都白了,让他如何面对子孙后代,面对家乡父老?

攻城不利,朝中压力,心里惶恐,加上年纪大了,种种叠加,贾鲁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他勉强撑着,巡营两次,结果第二次的时候,刚到一半,就天旋地转,幸亏月哥察儿抱住,不然就坠落马下。

月哥察儿把贾鲁送回了帅帐,让他躺好、

“老大人,胜败兵家常事,更何况我们只是攻城小挫,用不着担忧。”

贾鲁知道月哥察儿是安慰自己,可一个蒙古人能有如此心胸,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老夫不自量力,本以为可以替朝廷平乱,却没有料到,要把自己这条老命搭进去了。月哥将军,你扶老夫起来,给老夫纸笔,这濠州的战事,只有你挑起来了。”

月哥察儿微微一怔,他脑筋可不糊涂,急忙道:“老大人,平乱可是要智勇双全,剿抚结合,我不过是一勇之夫,只能在战场冲杀,万万不能为帅啊!濠州的大局还是要老大人承担,我只能给你打下手,还望老大人妥善调养身体才是。”

月哥察儿一再拒绝,贾鲁也没有办法,唯有勉强维持着……可攻城惨败,主帅重病,军心不稳之下,又怎么能维持得住?

首先就是彻里不花,这货原就不是个好东西,他剿杀红巾的胆子没有,但是借着剿匪,大发利市的胆子却有,还很大!

他四处杀戮,抢掠物资钱粮,把朱重八都逼得投靠红巾了。

贾鲁到来之后,严厉斥责彻里不花,逼着他收敛了许多。

可如今贾鲁受挫,彻里不花又捡起了传统艺能,他不但纵兵抢掠,还偷偷告黑状,说贾鲁阳奉阴违,迟疑不前,这才给了濠州红巾贼喘息之机。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