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明第一臣 > 番外篇:文明

大明第一臣 番外篇:文明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6:52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游客们请注意,这间书房的一切用品,都是张太师曾经用过的,大家务必小心。”导游小姐姐甜美的声音,提醒着所有人。

南方的书斋屋舍,黛瓦白墙。

屋子里几乎都是竹器,椅子,床榻,无不如是。

在外人看来,毫无疑问这是太师简朴的佐证,好一个清正廉洁的张太师,不愧是洪武以来,文臣的表率。

导游小姐姐笑呵呵道:“大家请看,屋子外面是浓密的楠竹,这些竹子都是太师当年亲手种的,而太师又是个喜好自己动手的人,晚年太师经常会编一些竹器,除了给自己用,还会送给亲朋好友。所以在应天的中山王府,最珍贵的一张竹榻就是太师送给魏国公徐达的。”

游客们不由得交头接耳起来,徐达光复燕云,是公认的洪武第一名将,而张太师又是名臣表率,二人的友谊,还真是不一般。

“传闻中,徐达曾经一直想和太师成为儿女亲家,只是时机不合适,不然的话,就可以看到一文一武,两大高门的结合了。当然了,太师会种竹子,编织竹器,最主要还是夫人的缘故。晚年的太师闭门著书,夫人则是随着长子在外教书,直到七十岁才返回这里,和太师一起走完了最后的十八年。这些楠竹,也是太师夫妻感情的见证。楠竹长青,恩爱不朽。因此常有年轻人在这里摘一片竹叶回去,作为男女定亲的信物。”

“毫无疑问,太师夫人也是了不起的女杰,她在货币金融上的造诣,无人能及。她提出的朝廷干预主张,帮助大明朝渡过了无数次经济危机。另外她建立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一直平稳运行到了今天。很显然,太师夫妻当真是让人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

导游继续讲着,从书房出来,东边就是太师的书房,这里面有着丰富到了极点的藏书,历朝历代,古籍珍本,数量众多。

但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最珍贵的还是太师亲自撰写的上百部书籍……这些著作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完全可以视作百科全书。

大明第三代皇帝,洪熙天子,编撰洪熙大典的时候,就把张太师撰写的内容,放在了最紧要的位置。

没错,大明第一代天子是为洪武,第二代年号建文。

到了第三代朱雄英继位,原本拟定是永乐。

只不过有人告诉了老太师之后,张希孟就说道:“何必用乱贼年号!”

众人听到这里,这才赶快去查,果不其然,永乐是方腊用过的年号。朱雄英承蒙朱标禅让,顺理成章继位,如何能跟方腊一个年号?

因此果断改成了洪熙。

大明头三代君主,情况非常有意思,朱元璋以洪武为年号,是打江山的开国之主。

朱标接受禅位之后,则是以建文为年号,有偃武修文之意。

朱标六十岁之后,主动禅位,由朱雄英接任皇位,他又用了洪熙这个年号,洪自然是承袭祖父朱元璋,熙则有光明之意。

也就是在洪熙天子在位期间,大明达到了鼎盛。

除了原本的华夏金鼎之外,另外又有象征八个地方的金鼎铸成,九鼎齐聚应天,熠熠生辉,光耀神州。

九鼎铸成的那一年,太师最后一次进京,参加大典之后,返回西湖边,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三年之后,太师病逝,享寿八十八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