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三国大教皇 > 537再见莫伦

三国大教皇 537再见莫伦

作者:星云战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1:56:00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帝国庞大的舰队一路向南,向南再向南,历经一个月航程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第一个淡水补给点——杨城。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这座因纪念登上买来群岛第一人杨德先而得名的城池,虽只有不到两年的建城史,城池规模小且简陋。但是透过它小有规模的集市,以及城外错落有致的万亩良田,人们不难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它会迎来怎样的繁荣。

对于罗马和埃及使节而言,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赛里斯在遥远的南海外还有数十个像杨城这样由赛里斯贵族一手掠夺兴建的城邦。这些城邦虽远在赛里斯本土数千里之外,却是以赛里斯属国的形式存在,直接受赛里斯教皇管理。

在这方面,赛里斯采取开明政策,除了每年只需向赛里斯朝廷缴纳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一成税负;国内必须信奉圣母教;不得与赛里斯朝廷对抗以外,对属国没有任何其他索求。

相反的,在属国遇到重大天灾**时,赛里斯本土会对属国提供充足的支持。洪涝、海啸、台风过后,属国可向帝国本土申请无息贷款,贷款上限为五十万两白银。也就说五十万两白银之内的贷款是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的,多出来的部分则每年需缴纳百分之十三的利息。遭灾的属国可利用这笔钱向其他邦国甚至帝国本土购买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当遇到战争时候,如果是外族入侵,赛里斯本土将派出南洋舰队前来助战,如果是赛里斯本族属国之间的矛盾,赛里斯将以调停人的身份,公平公正的从中斡旋。

借助这样开明的政策,这两年南洋的属国发展迅速,同时也无一例外对赛里斯朝廷分外忠诚。

结合赛里斯朝廷在匈奴、羌族自治州以及蛮族自治州的诸多政策,佩特洛尼乌斯和娜芙瑞特遂既对栾奕对待属国的态度有了一番全面的了解。

这两位分别对马其顿和埃及执政者之位充满觊觎之心的野心家遂既放下心来。与罗马相比,栾奕对待属国的态度足可用宽容来形容,除了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税负,几乎没有其他要求。相反的,赛里斯却可以反过头来给属国强有力的财政和军力支持。(无弹窗广告)

想到这些,佩特洛尼乌斯和娜芙瑞特相视一笑,为他们英明的决策而感到庆幸。

舰队只在杨城停留了三天,便再次离港,驶向麻六海峡。

说起来可笑。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在帝国各地商队争下南洋的时候,一位名叫郑牝的青州人也加入到了南下圈地的进程之中。这郑牝祖籍长安,乃是当年随着栾奕一同出虎牢迁入青州临淄的屠户,因其长了一脸的麻子,且在家排行老六,因而得了麻六这个外号。

两年前,听说大家都争着抢着下南洋之后,麻六本着“富贵险中求”的精神,拉上屠宰摊里的伙计,又雇了百十多号退役的原青州军,贷款买了两艘大船浩浩荡荡杀向了南洋。

常言说得好,傻人有傻福。当帝国各大商会数百艘船舶在马来群岛上兜圈子寻找无主之地的时候,麻六的船队在经历了一场暴风雨后,竟稀里糊涂的发现了后世名扬天下的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具体位置约在后世新加坡附近。

发现无主之地,麻六登时大喜。他一面令人插上血红十字大旗,占据土地的所有权,一面遣人回家报信,让家人继续派人来支援。另方面,他带着仅有一百多名手下与当地食人土著展开殊死较量。他本就是出身猎户,本就见惯了杀戮和鲜血,再加上他身强体壮,手下又跟了一彪凶悍的青州军退伍军人,登岛之后一阵大杀特杀,直接把当地的土著赶出海峡。马六甲海峡,自此就变成了麻六海峡。

仰赖于不断探索新领土的帝国商人探出了驶往印度的航线,帝国商人与南印度朱罗、百乘、卡林加等王国的贸易往来日渐增多。麻六的城池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麻六成了南洋富甲一方的帝国属国领主,可谓是乌鸦变凤凰的代表。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