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道与天齐 > 第92章 佛门传人玉剑佛

道与天齐 第92章 佛门传人玉剑佛

作者:猪心虾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9:5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天泉山,寻常人三个时辰左右即可登顶,一些身手矫健的山民甚至能在一个半时辰内到达到山顶,相对而言并不算一座非常雄伟的山峰。

而每当剑池开启的时候会有一个青石小道一直延伸到山顶,如此只需要一万步,也被称之为万剑道。

可如今.

顾温望着几乎看不到头的天泉山,估摸着几十万步都不一定能登顶,恐怕也就折剑山老祖才能登顶了。

“这得有多少丈啊?”

郁华眼中的光景好似与一般人不一样,她回答道:“三万丈,再往上一万丈就可以触及成仙地顶端,也就是我上次带你去的地方。”

一丈三点三米,三万丈大约九万米,将近十座珠穆拉玛峰的高度,但又好似唯有这种高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遮天蔽日,让一座城市清晨依旧如昏暗。

顾温要说不震撼是骗人的,那种脖子完全抬起来都只能看到半山腰的雄伟,就好似蚂蚁望见泰山。

这就是修仙吗?

“我恐怕是踏不平这天泉山了。”郁华皱眉道:“就是放修行界四境真君也不一定能搬动这座山,得是云渺师叔那般天尊级别人物才行。”

“真君还能搬动这玩意儿?”

顾温难以想象有人能搬动十座珠穆拉玛峰大小的天泉山,他想象中的移山填海都是搬山峰的,而郁华是想把堪比太行山脉的山给搬了。

如果是这样还真能填海。

他很难想象一个能被自己杀死的真君能搬动一座山。

郁华问道:“修行四境与真君名号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四境十二重天,你觉得这一境分多少重?”

这种‘小学老师’式的疑问,让顾温刚准备脱口而出的平均主义回答顿在口舌。

四境分十二重理所当然是一境三重,但既有疑问那他又要考虑修行又不是算乘除法。

“还请道友解答。”

“世俗大多数人是一境三重,因为他们的功法顶点只是求突破炼神返虚。”

郁华见顾温还是有些云里雾里,又道:“修行就是打造水桶,最合适是一个境用两块木板如卯榫坚固。但有人造出来的木板两块不够大,于是便用本应该是下一层的木板补一下,如此类推下去。”

顾温顿时了然,原来是偷工减料。

就跟前世起房子一样,许多房子其实是不符合建筑规范的,但还是可以平地高楼起。

“我们觉得是一境二重,唯有炼虚合道一字一重,故此有真君之名。”

郁华如往常一样为顾温耐心解答,凡涉及修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返虚期开始就可以冠上真君之名,但许多人都只能停留在返虚期,合体期十不出一,大乘期凤毛麟角。想要搬动这山得上大乘之上,即为悟道境。”

“敖前辈是什么境界?”

“大乘期。”

顾温暗暗记下琢磨,他对于此前的一些疑惑得到了解答。

真君之强弱为什么这么大,自己能杀,敖汤能随手捏死,乃至更水一点能让他们一群年轻人乱拳打死。

但如果不看道基,只看四境就可以获得解答,大乘期捏死一个返虚期很正常。

忽然发现少了两重境界,从炼气到大乘一共九个境界,加上一个道境也才十个。

他问道:“还有两重境界呢?”

郁华回答道:“那并非两重,而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得道与合道。现在的你无需过多了解,只有到了九重道基才有资格考虑,而九重圆满足以成仙。”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