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南宋大相公 > 卷一 风雨入临安 第二十七章 底细

南宋大相公 卷一 风雨入临安 第二十七章 底细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3:0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秦惜卿如此一说,众人一片恍然之声。那位吴先生颇有些尴尬,不过仗着脸色黝黑,倒也看不出什么神色的变化。众人的目光落在方子安身上,方子安正拿着一块梅花饼往自己嘴里填,见众人看着自己,倒是有些尴尬了。

“方公子果然见识不凡,凭借词风便可断定作者,让人钦佩之极。”秦惜卿微笑道。

方子安心道:李清照的几首著名的词,后世哪个学生不是倒背如流。当初语文老师对这声声慢一词中的叠字用法可是讲了半堂课的,你这是撞到枪口上了。倘若是李清照别的不太熟悉的词作,我可抓瞎了。

“侥幸,侥幸,秦大家过奖了,词好曲子也好,秦大家唱的更好。”方子安谦逊道。

秦惜卿微笑点头,抬手抚琴,开始演唱下一首。第二首和第三首词也是精妙之极,词作者都是当世名家,临安城中的名士。秦惜卿的曲子也写的极好,曲传词义,声扬曲韵,尽得音律之妙。座上众人掌声如雷,听得是如痴如醉。

三首之后,稍稍歇息了片刻,秦惜卿重回琴案之后,轻声道:“以下所唱两首词,惜卿以为皆为绝世词作。惜卿对这两词无比的欢喜,以至于为之写曲都熬了很多个夜晚,差点熬白了一头青丝。”

众人轰然而笑,有人道:“秦姑娘可不能熬白了头,你若熬白了头,那写词之人可是罪过了。”

另一人道:“秦姑娘便是满头白发,那也必是我大宋最美的白发之人。”

众人闻言,又是一片笑声。

秦惜卿微笑道:“若是熬白了头却能写出配得上这两首词的曲子,惜卿倒也认了。只可惜曲成之后,惜卿却还觉得不能满意。只能勉强唱出来,诸位姑且听之了。”

众人闻言惊讶不已,秦惜卿如此推崇这两首词作,言语如此谦卑不自信,这还从来没有过。秦惜卿自出道以来,之所以声名鹊起,不仅是因为其唱功超群,而且也是因为其音律上的造诣。但凡歌妓皆唱他人之曲,很少有能自己谱曲配词演唱的,这便是本事。况且她所谱之曲几乎全部被迅速传唱开来,成为大宋各地青楼曲词的风向标,更是坐实其音律奇才的身份。这样的人却说出这般不自信的话,着实令人惊讶。既然她的话不是玩笑话,那这两首词是怎样的词作?能让秦惜卿如此?众人心中充满了好奇。

秦惜卿不再多言,闭目片刻,伸手拨弄琴弦。唱的正是那首《木兰花令》。方子安当日在万春园后面的小楼上曾听过此曲,但是今日再听却发现了许多改动,比之当日所听似乎已然不同,于是便也凝神细听。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秦惜卿只唱的前四句,下方坐席中便一片抽气之声。座上人中大多虽是非富即贵之人,但却不代表他们没有鉴赏能力。事实上这些人中有不少当世名士,也有不少风流才子。试想,秦惜卿的今年曲会又怎么会请那些只知铜臭,粗鄙不文的纨绔子弟和富商豪强。座上之人绝大多数其实是懂音律有才学的,否则也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所以,只听着四句,很多人便瞪大眼睛,惊艳不已。而秦惜卿的谱曲空旷高远,婉转缠绵,将词意发挥的淋漓尽致,意味深远。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最后四句唱到最后,曲调低徊悱恻,词句重复吟唱,宛如悔恨的叹息之声,在极低音处绵绵不绝,回转许久,方才渐渐消失。座上众人沉默良久,方才有人赫然而惊,鼓掌起来。这一鼓掌,顿时掌声雷动,彩声如雷。

秦惜卿盈盈起身行礼,脸上带着满意而骄傲的笑容。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