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南宋大相公 > 卷一 风雨入临安 第十章 同窗

南宋大相公 卷一 风雨入临安 第十章 同窗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33:08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求收藏票票。)

临安城中河贯穿城池南北,北接北关水门联通大运河,南边则直通凤凰山所在的大内皇城。其直流也和城中东河小河等河流相通。沿着这条河流两岸便是宽阔平直的御道,自南往北,仁和坊、报恩坊、保和坊、兴庆坊、定民坊、里人坊、积善坊等十余处高档民坊像是一串串珍珠串在中河御道两侧。街道两侧的店铺更是鳞次栉比,寸土寸金之所,青楼瓦舍酒馆歌肆数不甚数,极尽繁华。

临安城原本的规模便已经不小,很久以前便已经是大宋东南的第一大州府,人口也不下百万。当金人的铁蹄踏上汴梁城头之后,大宋百姓纷纷南逃,不下数百万人自建炎年间起便南渡而来,南方人口由此暴增。当时还只是叫做杭州府的临安城的人口也由此开始暴增。直到最终朝廷将临时都城定在杭州,并改名临安府之后,这座大宋的南方都城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和人口大膨胀。官府的最新统计人口是一百六十万,但实际上这座城市的人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人。放眼宇内,临安府乃世界第一大城池无疑。

最初的时候是极为混乱的,一座城池人口骤然增加一倍,带来的混乱和压力可想而知。但只用了数年时间,临安城便以极大的包容消化了这一切。朝廷给临安府做了重新的规划,主城范围扩大,皇城放在南方的凤凰山,挖掘拓宽了城内水道,将民坊重新规划集中,设置了数十个大型聚集区等等。一番作为之后,尘埃落地之后,临安府终于从混乱之中走了出来。

人口的暴增当然未必是坏事,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需求。南北的融合更是催生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饮食衣着语言生活习惯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大融合大改变发生在这座城池的角角落落。在这种融合的大激荡之中,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年轻的生机,每天都是那么繁华而忙碌,充满了一种涅槃重生的希望和欣喜。

方子安缓步走在众安桥东侧的长街之上,这里是他常来的地方。一开始是出于穿越者的好奇,有一种观光来此之感,但后来方子安则是越发融入这个时代之后出于对这里的喜爱。他喜欢的是这里的繁华和热闹,每个人努力生活的态度。每当情绪低落之时,只要来到这里走一遭,便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生活,不好好的上进。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激情。

中河宽大的河道上,往来的装满货物的船只在水面穿梭。方子安看到在众安桥一侧的大码头旁有十几条彩色的龙舟挺靠,突然想起明日便是端午节了。每逢端午,城中几处河道都讲举行龙舟竞渡大赛,那是非常热闹的场面。今年 自然也是如此。

穿过众安桥来到河西御道上,迎面便是一片巨大的市集,这也是方子安此行的目的地。今日他是要来采买一些东西的。桌椅板凳碗碟茶壶被褥衣衫文房四宝等等,再寻几个工匠将自己的屋子修葺一番。自己的家实在太破烂了。来之前方子安便列了个采购的单子,既然昨日发了一笔横财,方子安没有理由不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眼前这座大市集里什么都有,什么都能买到。

花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方子安终于将所有需要采买的物事采购完毕。在码头下雇的小船也堆得满满当当。方子安本想在旁边的小酒馆吃顿饭再走,无奈船家催的急,他们要赶下一个生意,于是便只好上船离开。城中河道有岔道相连,有的是人工开凿连通的,便是为了缓解因为人口众多而带来的交通压力。这些岔河支流大船无法出入,但对于一些载客的小船和运货的小船是极为便利的。所以,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满船的货物便已经停靠在三元坊西侧的一处小码头上。船家帮着卸了货,方子安在码头上花了四百文雇了两名苦力帮忙,将货物往三元坊杏花胡同里搬。

当方子安满头大汗的扛着两只箱笼回到自己的小院门口的时候,门口有两个人正站在那里等着他。

“子安兄?你可回来了。哎呀,教我们好等啊。”其中一人认出了蓬头垢面满脸是汗的方子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