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大秦岂好战哉?是好天下之和平

第(1/3)页

大秦始皇帝二十七年,八月十六日。

宜嫁娶、祭祀、动图、出行。

经过尽半个月的紧张筹画之后,大秦烈士碑,英烈祠,和凌烟阁正式启动,开始破土动工,当今陛下大秦二世皇帝赵郢亲自出场,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天地。祭奠在大秦历代开疆拓土抵御外敌中,为大秦壮烈牺牲的虎贲之士,祭奠为大秦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奉献心智的历代先贤。

祭祀大典进行的极为隆重。

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黄石公,亲自主持。

奉常典乐、车府令张良、仙师徐福、才女许负陪同左右。数千身披玄甲的大秦精锐,位列其后,庄严肃穆。

“尚飨——”

随着礼官的唱赞,大秦二世皇帝赵郢亲自上香,身后,文武百官躬身行礼,数千大秦精锐,行军礼。

祭奠完成,赵郢这才带着文武百官,陆续离场。

随着烈士碑、忠烈祠和凌烟阁的陆续开工,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咸阳,想要看一看,这个被大秦郑重其事推出来的烈士碑、忠烈祠和凌烟阁,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秦人为之扬眉吐气,与有荣焉。

先是,梅县孟西白三氏族老亲至,自负粮草,带着族中子弟,自愿加入烈士碑、忠烈祠和凌烟阁的修建当中。随后又有关中伤残退伍的老兵,背着粮食,默默地加入到了修筑的过程。

这就如同开启了什么神奇的按钮。

随后,几乎每日,都有人自愿加入到这项工程当中来,这些人当中,有失去儿子的父亲,有失去父亲的儿子,有没了丈夫的妻子,有失去父母的孤儿,还有失去战友的老兵。

每一个人,都很虔诚。

不要报酬,自负粮草,只是想要尽一份自己的心力,搬一块砖石,捧一捧黄土。

消息传到皇宫。

赵郢沉默良久,这才慨叹道。

“我大秦,能从区区一边陲之地的小国,成长至今,东至瀛洲,西抵大宛,南达象郡,北越瀚海,涵盖六国,席卷天下,都是这些忠贞之士的功劳啊……”

说到这里,赵郢叹息再三,回顾左右。

“朕不能对这些忠诚赤诚臣民的心意视若无睹——传朕旨意,凡自愿前来之百姓,一律善待之,妥善安排食宿,钱粮倍之。”

但这是老秦人的反应!

至于那些被圈养在咸阳的六国王室,以及六国之地的百姓,心中就很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年来,各国之间,征伐不断,尤其是始皇帝开启了统一天下的战争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如今天下归秦,然而,战死沙场,以及死在战乱中的人却回不来了。

其实,这十几年来,整个社会都在默默地舔舐着伤口。

但,今天,大秦建烈士碑,修忠烈祠,筑凌烟阁,对于六国的孤臣百姓来讲,却等于是把这道伤口重新撕开,让人再次想起那段惨痛的历史。

为大秦战死的人,可以树碑立传,入忠烈祠,甚至就连活着的人,也可以进凌烟阁,但是,那些为了自己国家而战死的忠臣勇士,又何以祀之?

若干年后,谁还记得他们曾为了自己的君王家国,前赴后继,战死沙场,死不旋踵?

……

章台宫。

李斯神情错愕地看着坐在上手的赵郢,良久才反应过来,上前拱手道。

“请陛下三思……”

赵郢点了点头,环顾左右,见非独李斯,就连负责这件事的其他几人,如右相冯去疾,上卿蒙毅,也都神色凝重,这才看着李斯,语气很是温和地问道。

“左相可知,朕修烈士碑,忠烈祠,是为了什么……”

李斯肃然道。

“是为祭祀那些为我们大秦战死沙场的忠勇之士,也是为了铭记那些为了我大秦呕心沥血的肝胆老臣,以示后世子孙不忘根本……”

赵郢微笑颔首。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