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九十一章:封赏

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九十一章:封赏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9:4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见过皇后娘娘。”

“见过姑姑。”

灯影之下,徐皇后瞧着张安世和徐静若,面上微笑,只是这时来不及理睬朱?,这令朱?耷拉着脑袋,似乎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一点什么,脸上显出了几分不高兴。

徐皇后道:“你们在讲什么?”

朱?立即道:“我们在讲贾宝玉初……”

徐静若这时羞怯得不得了,不过似乎觉得若是让自己的姑姑知道张安世讲这些只怕不喜,便强打着勇气打断道:“讲贾宝玉与袭人,姑姑……我……我身体大好了……”

她没有骗人,初试**情的确实是贾宝玉和袭人,至于后头的话,却一下子让徐皇后再无追根问底的心思。

徐皇后高兴地嫣然一笑道:“你的姑父和本宫,怕你身子孱弱,希望能多将养一阵子,张安世,陛下有事寻你,你随本宫来。”

朱?依依不舍道:“为啥不叫我。”

徐皇后摸了摸他的头,却没多说什么,朝张安世招招手。

张安世哪敢怠慢。

留下那心里倍感失落的朱?,和惊魂未定的徐静若,忙是走了。

跟着皇后娘娘的后头往正殿走。

张安世一路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入了殿,见了朱棣,还见三个兄弟也在,顿时明白了什么。

“臣……张安世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朱棣一见张安世,便大声道:“小子,你干的好事!”

张安世一听,心里大惊。

卧槽,谁把我卖了,我干啥了!

朱棣却已上前,激动地道:“你他娘的怎么知道这建文就在福建。”

张安世一听,也不由的愣住了,惊诧地瞥了一眼四周,却见一个和尚神情落寞地站在那里。

这建文……还真找着了?

专家诚不欺我也,以后再也不黑他们了。

其实让朱勇他们出发去找人之时,张安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不过倒是觉得那寺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考古发现之中,确实出现了龙袍改造的袈裟,而这龙袍的工艺,断然不是福建本地出产。

因而,合理怀疑的话,十之**,这个袈裟的主人就是建文皇帝了。

只是……现在朱棣激动地看向他,询问他发现的经过。

这倒让张安世有些紧张起来。

对呀,他又不是妖怪,总不能说自己像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吧。

不过……毕竟这是先射箭再画靶,只要有一个合理的推论,却也未必不能解释过去。

张安世定了定神,随即就道:“陛下,其实臣也比较关注这件事,所以……臣便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看了朱棣的神色一眼,张安世继续道:“首先,臣假设了建文出逃,既然出逃,这天下之大,他又能往哪里去呢?那么追随他的人,又会如何安排呢?”

“臣就在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原之地,他们肯定是无法逃脱的!因此,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出关,一条是出海。而要出关,这大明的边镇,是在北平和宣府一线,那里却正是陛下的龙兴之地,他们经过北平、宣府,如是往那里走,岂不是自投罗网?”

朱棣不禁点头:“不错,不错,你的猜测很正确,真是一个聪明的少年啊,你继续说,你怎么就认为他没有选出海这条路?”

张安世道:“臣本是以为,可能会是出海,或者说,他们一开始确实是出海,可细细一想,他们几个流亡之人,贸然出海,且不说寻觅舰船不易,就算真能出去,所遇的危险也是极大。臣就在想……建文真受得了这颠簸之苦吗?还有追随他的宦官以及臣子,大多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他们能承受这些吗?“

朱棣听罢:”你猜测的没错,这些人都是酒囊饭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若真有这般的勇气,何至于沦落到那般的境地。哎呀,你这般一说,朕倒是觉得……你真是将这些人的底细都摸透了。“

张安世惭愧的样子道:“主要是在陛下身边,随时受陛下言传身教,这才开了一点窍而已。”

“你继续说。”

张安世道:“既然他们曾想过出海,却又不敢出海,那么……臣就在想,他们假若当初真要有出海的念头,会从哪里出海?苏杭一带,这不可能,那里距离京畿甚近,一群这样的人出现,而且还要违反海禁,想要做到无人发现,这绝无可能。”

“最安全的地方,便就是福建了,那里多山,朝廷对那里许多地方鞭长莫及,臣听说,那里有许多的山民,因为无地可耕,生活困苦,所以私下出海谋生,更有不少人私下西洋,因此侨民甚多,官府也无法及时管禁。”

朱棣暗暗点头:“不错,福建布政使司,隔三差五都有这样的奏报。”

张安世道:“若是建文出海,必走福建的海路,那么他们抵达了福建之后,得知了海上的诸多艰辛,于是……望而生畏之下,这个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原地藏匿了。”

朱棣越发激动:“说的对,说的对,如此心思,真是令人折服。”

张安世道:“可既要在福建潜藏,问题便又来了,福建固然多山,可他们没有户籍,也没有关引,就算出宫时伪造了身份,却要四出活动,却是不容易的,因为照太祖高皇帝的祖宗之法,百姓出门需要路引,否则便视为乱民,他们若是假装寻常百姓,肯定不成。”

“可以随意出入的人,只有两种,一个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另一个就是僧人。这读书人可不好假扮,毕竟任何一个读书人,在本地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容易引起关注。”

“那么另外一种,就是僧人了。”

“臣想办法,请人去了僧录司那儿,寻觅了福建的寺庙造册的情况,专门寻那些几乎没有什么香火的小寺庙,而且那地方,一定便于隐藏,最好是在深山之中,平日里无人走动,最终一层层的筛选下来……”

“筛选出了这些寺庙之后,再进行筛选,筛选规模最小的寺庙,这寺庙最好平日里只有几个僧人,一旦僧人一多,难免人多嘴杂,容易被人察觉出什么,再这般又筛选了一次,最终,便寻到了一处寺庙,即是臣所选定的这一处无名小寺。“

朱棣越听越是惊诧。

这一轮轮的分析,确实逻辑性很强。

最重要的是,还是当真经过这些分析,将人找着了。

这样一比,那他当初让锦衣卫挑选了这么多精干之人,忙活了两年多,岂不是成了笑话?

还有那纪纲,信誓旦旦的说人出了海。纪纲此人一向稳健精干,现在看来……

朱棣忍不住摇摇头,随即大喜道:”精彩,精彩,哈哈……张安世啊张安世,你真是朕的枕头啊。”

张安世心里一紧。

朱棣道:“朕想瞌睡了,你这枕头便来了。”

说罢,朱棣瞥向那朱允文,不屑地道:“朱允文,当初你身边那些酒囊饭袋,比之朕身边这少年如何?当初你但凡有几分识人之明,又何至于到今日这个地步?到了现在,你难道还认为这是所谓的成王败寇吗?朕身边随便一个少年,才能便是你的十倍百倍。”

朱允文听的心惊肉跳,他没有想到,自己被发现,竟只是眼前这小儿,单凭这样分析便寻到的。

可怕的是,张安世的分析,竟完全猜中了他在逃亡过程中的心思,这样的人,实在可怕。

到了这个地步,他只剩下苦笑,万念俱灰地道:“时至今日,还有什么可说的,若是四叔只想证明贫僧无用,四叔早就做到了。”

说罢,朱允文打量张安世,随即又道:“只是这少年,聪慧如此,只怕享寿不永。”

他居然很认真的样子。

意思是,一个人太聪明了,不会长寿。

朱棣听罢,勃然大怒。

张安世心里却想笑,我是什么货色,我张安世自己不清楚吗?我的聪慧来自于两世为人的经验而已。

所以张安世并不愤怒,而是笑了笑道:“借你吉言。”

朱允文随即叹息道:“今日所见,贫僧无话可说,接下来,就请四叔处置吧。”

朱棣虎目中忽明忽暗,似乎也拿捏不定主意。

突然,朱棣道:“请魏国公吧。”

说着,他朝朱能几个道:“尔等立下大功,朕自会重赏,现在可以退下……”

顿了顿,朱棣目光却又落在了张安世的身上,道:“张安世留下即可。”

朱能如蒙大赦,他早受不了这里了,于是领着朱勇几个连忙告退。

魏国公入宫。

听到宫中传唤,尤其是在夜间,魏国公徐辉祖心中大悲。

夜间传唤,一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再联想到自己的女儿还在宫中养病。

十之**,静若没了。

这一路,魏国公徐辉祖更咽,此时他才醒悟,自己为了自己的倔强,痛失了自己的女儿。

倘若不是因为自己圈禁,又何至于到今日这个地步。

徐辉祖伤心欲绝,只恨不得以身代徐静若。

跌跌撞撞地抵达了大内,入殿,终是再忍不住,于是热泪盈眶,忙将长袖去擦拭眼泪,口里呜咽着,发出锥心一般的低泣。

等他擦拭了眼泪,抬头。

眼前恍惚。

朱棣朝他笑道:“老匹夫,你来啦,你来看看这是谁。”

一听是老匹夫三个字,徐辉祖虽是眼睛被泪水遮蔽,却不禁定定神。

没有人比徐辉祖更了解这个跟自己光屁股时起就厮混一起的玩伴。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