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科幻 > 出笼记 > 1.22章 延长驻扎时间

出笼记 1.22章 延长驻扎时间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9:45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当潘多拉时代开始时,地球的生命们开始狂欢,人类文明则是步步颓废。

无线电通讯已经失去了效果,传统的电缆电报铁路又屡屡遭到破坏,在最初的几百年,各个城市是依靠吉普车来进行交流。然而汽车这东西是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来维持的。

当汽车失去了工业品保养后,五十年后,各个城市就仅仅只能靠着“龙马”这种体型庞大,拥有马、牛基因的载重类牲口进行物资和信息的交流。

而每一个城市由于生产交流上的隔阂,也无法维持过于先进的教育。

在这一百年来,各个城市从九年义务教育,倒退到三年扫盲教育,最后退回到了一年扫盲,导致各个城市维持在一种黑铁蒸汽时代的技术画风。

其实全民大教育在这个生产力下也并不是绝对不行,至少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全民扫盲就被强制推进过,那时候东亚大陆广大农村也依旧是牛耕生产力状态。只是潘多拉时代后人类衰退带来的失败主义,让人类没有了前进的士气,没有士气也就没有人努力。

全民教育!这是一个社会上层对下层的付出性策略。如果按照私利心来推演社会发展,这个策略是不可能持续的。

当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年的教育投入,本届的执政者都看不到产出,都只是既定政策。——如果没有政策约束,对于最高管理者来说,自己如果能权衡下,将这笔资金“暂时”挪用,投入更要紧,嗯,本届任期内能看到显著成果的项目,迟早会进行操作。

当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议会上对教育资金进行申请的声音明显就是弱势的。军费,资本市场的经济,哪一项不都有大量人在奔走呼喊?并且议会老爷们也都不是公立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而且削减公共教育资金的投入更是能让阶层稳固。

同时,当下享有义务教育权益的团体中,青少年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他们会呼喊环保,会呼喊社会公平自由,唯独不会呼喊给自己加作业。

至于在潘多拉时代开始时,九年义务教育,是怎么一步步,渐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当阻止潘多拉场侵蚀人类文明的所有努力都失败后,残余的人类开始习惯于这么苟延残喘,第一代的知识团队,更倾向于该如何保持所在团队的继续存在,而不是听有些声音絮絮叨叨什么传承火种恢复辉煌,所以社会地位的分配上无意之间忽略了教书育人。

当第一代知识分子时代落幕后,第二代都不愿意服从分配去“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最高统治阶层迫于人力不够的现实,就改成六年义务教育,甚至这时候会出现一些“明见者”,他们认为现在的生产无需那么高的知识水平,只要扫盲就可以。例如街上买菜,就不需要了解复杂的数理化,这东西没用啊?

但是教育这东西,社会进行了宽松化,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与你一起宽松化进行良性竞争,社会永远不会缺乏阶层竞争的人。潘多拉时代第二代知识分子执行六年义务教育后,社会就实质性分层了。

社会管理需要做表,分类,在统计中快速找到资源最欠缺的部分进行填补。

工业技术方面,蒸汽机的维修和生物结构解剖和链接,需要了解立体几何。——高技术岗位都需要系统教育灌入的知识。

当这类问题出现后,各个区域的人类城邦发现后就进行弥补了吗?不,没有弥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一切反而加速了这个过程!

当掌握知识的阶层和上阶层相互重合,那么,已经贵族化的阶层就更不会为基层教育这种艰苦且名利少,还背叛自己阶层的事出力。

进而在潘多拉时代八十年后,几乎所有的城邦都决然放弃了旧文明时代的大教育。

文明就是如此,一旦放弃进步,那么就是大幅度后退。且不说潘多拉时代这些城邦经济体,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地球,当时的第一序列发达国家们也在教育上犯下如此错误,结果,开了一个头,后面则是多米诺骨牌。

哪怕在这堕落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些政治家有逆转这一切的想法,但是决策都是佩戴重重枷锁糊墙。

枷锁1:“明面上:学校学术自由,暗地里:政府拨款给教育界但是不受政府监督。”

枷锁2:“每一个老师都讲政治正确,不对学生干涉,但是学阀通过控制教师发出同样的声音,进而在一代知识分子中完成群体捏合。”

最终,当教育堕落后,就找来麻醉剂暂时安慰。

这个“麻醉剂”例如:“自己所在社会的学生在开放教育下,涌现的都是自我学习的创新天才,别的社会严格考核的学生都是书呆子,缺乏创新能力,全部都是抄我们的想法。”

为了让这自我麻痹更有效。并且举出爱迪生自学成才,盖茨中途主动从大学辍学的个例来佐证。

一个社会团体缺乏教育,那么无知,骄傲,自满,也就会在文化中演化!

吉安城就是如此,当一身黑灰的探险者们跑了回去,对上层汇报了这个“神秘”“新生”“怪异”的人类基因群落体。

吉安城的决策层,在没有继续调查的情况下,就急吼吼的做出决策!

曾龙牧的那七八个智囊们争先恐后的表现。

他们交出决策方案时,可能是这样的心态:调查?仔仔细细调查几天拿到大量资料后推论,那是平庸的马后炮,只有根据现在少量的信息,判断(蒙)对结果,那才能显得我等超出普通人的智谋!

其实,他们也调查不了!调查是需要大量人力,尽可能从多个视角进行观察,然后有每个人默契谦逊的将自己的观点视作整个调查的一部分。

这下共同结论的时不能有任何“个人能力”的心态,不可强行以自己调查为主,将其他人的观点设为辅。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