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九十章:利益交换,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

第(1/3)页

“你跟他说吧。”

李承乾伸了个懒腰,倚坐在胡床上。

“是。”

一旁的太子詹事岑文本转而看向了李恪:“吴王殿下。”

“江南士族远在南方,势力在关中相对孱弱,支持魏王的山东士族就不一样了。”

“他们本来在朝堂上就是仅次于关陇门阀的群体,长安同样有许多山东士族出身的勋贵。”

“从对抗的角度上来看,你想要压制甚至是取得势均力敌的态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

“呼!!!”

李恪长吐出一口浊气,表情变得格外沉重。

“东宫希望和吴王府做一笔交易。”

“先生请讲!”

坐正了身体,李恪面容严肃的看着岑文本。

“陛下封禅泰山,召魏王、晋王随行,关陇门阀、山东士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件事上。”

“借着这个机会,东宫可以悄无声息的将江南士族出身的官员调入长安。”

“这样一来,吴王殿下就有了和魏王、晋王抗衡的班底。”

迎着李恪的目光,岑文本缓缓道来。

‘唰!!!’

李恪不禁眼前一亮,可他还是提出了质疑:“我需要付出些什么。”

“或者说,江南士族需要付出些什么?”

“很简单。”

李承乾淡淡道:“东宫有一批进士需要安排到地方担任县令、县丞。”

“有多少?”

“300人。”

“什么?”

李恪瞪大了眼睛,满是不敢相信的看着他。

大唐有360个州(府),1557个县,江南人口繁多,却也不过才51州,数百个县,这么多进士安排下去,这得需要多少官职。

“多么?”

耸了耸肩,李承乾随意道:“不把下面的县令、县丞换了,县官如何擢升至州府,州官如何晋升入京?”

唐朝的科举承袭自隋朝,通过科举考试的人被称为进士,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包括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目,进士和明经是含金量最大的两个科目,通常只取24人,这些进士还需要经过吏部的复试才能正式授官。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