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天宝风流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剑南〈十二〉

天宝风流 第二百八十七章 剑南〈十二〉

作者:水叶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5:49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终究还是没能等到援军抵达,跃虎台失守了,太后娘娘与伴随太后娘娘圣驾的天子宠臣唐离见势不可敌,为免遭吐蕃人的生擒及折辱,毅然跳崖殉国。攻陷跃虎台的吐蕃人已在跃虎台下断崖找到二人血肉模糊的尸,并以此尸身为“奇货”派遣使节前往帝京长安索要赎金。随着有甲河镇人经由玉儿山上小路将这一消息传回,这个石破天惊般的消息立即在甲河镇如风一般传扬开去。

镇民们在听到这个消息瞠目结舌惊骇莫名的同时,又以更快的度将消息继续向外传播,而甲河镇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如今整个剑南道口口相传的都是这个消息。

吐蕃此次东寇剑南,除了沿途抢劫财货及掳掠青壮唐人以充奴隶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这两具尸身。当此次领军的吐蕃人部落头领乍一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震惊的两眼晕,自唐代隋定都长安百余年来,吐蕃人虽然几乎年年东寇,但何曾有过这样的收获?唐朝太后及唐天子驾下第一宠臣被自己给逼死,仅仅想到这一点,那吐蕃头领就面红耳赤,心跳快的在身体里都呆不住了。他先感到的是一种喝醉酒般的狂喜,这一刻他没想到赎金,满脑子里浮现的只有“荣耀”二字,就凭这个功劳,他意识到自己将越吐蕃历史上所有的英雄人物,这一光辉的战功注定会被子孙后代不断传扬。

当他热的脑袋终于清醒下来后,他才意识到事情地另一个方面。因为太后及唐离的身死,他注定要受到剑南军的疯狂反扑及随后唐皇滔天的怒火,纵然这个部落头领再桀骜不驯,但一想到自己这次惹怒的是万族共尊的“天可汗”,刚刚还是狂喜的脸上顿时沁出一层细密地冷汗。

当断则断,在确定得到的是唐朝太后及唐离地尸身后,围困跃虎台的这部吐蕃军立即以最快的度迅回撤往吐蕃境内。恰恰在他们离开的三个时辰后。第一部剑南援军终于抵达此地,看着跃虎台上下四散一地的唐军尸。再听到太后及唐离身死连尸都没能留住,这员将领当即瘫软的连战马都骑不上去了。等他终于从这个巨大的打击中醒过来后,随着一道道军令流水般传出,跃虎台周围乡村县州地白布几乎被征调一空,原本满身铠甲,盛装而来的援军在他们将领的严令下,迅完成了“全军缟素”的转变。一时间数万人其声恸哭,巨大的哭声声震十余里。

听到这样的消息,眼见四周的剑南援军已6续抵达,另外几部吐蕃军也迅掉头,西向撤回吐蕃境内,至此,卸甲坡之围不解而解,被围困在寨中的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安然无恙。

解围之后。在听到太后及唐离身死地消息后,鲜于仲通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即晕倒在地,经亲信将领唤醒之后又欲拔剑自刎,此后又三度哭的昏死过去。

自刎及哭闹的戏码过后,双眼红肿的鲜于仲通又自上重二十斤枷锁前往跃虎台,在现太后娘娘及唐离“尸”的断崖下。他再次哭昏过去。终于能勉强理事后,作为军政民政统管的主官,他下地第一道帅令就是剑南道无论军民的全体百姓统一披麻戴孝,并在跃虎台上出一道道征调令,誓言要倾尽剑南之力为太后娘娘及唐大人报仇,“此仇不报,枷锁不取!”,鲜于仲通慷慨悲壮的声音响彻于跃虎台下。

鲜于仲通在跃虎台下慷慨悲壮的时候,甲河镇中的唐离正在安慰行将离去的杨妃。

几天不见,杨妃明显的瘦削了许多。担惊受怕不提。亲耳所闻连杨国忠这个堂兄也要置她于死地,这个消息对杨妃的打击是致命的。伤心难过之后。此事也坚定了她再不愿回长安宫城的心思。

杨妃执意不肯回长安,对朝廷,对亲情都彻底失望后地杨妃将最后地希望都寄托在了唐离身上,她甚至等不急回京后再以出家为名与唐离厮守,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杨国忠,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唐离与杨国忠注定你死我活的斗争,毕竟这两个男人与她地关系都极为亲密。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随唐离远离宫廷朝廷,远离喧嚣的长相厮守。

虽然以前也曾有过在陇西及关内道胜州的历险,但那时的敌人一是吐蕃,一是叛军,清楚明白的很,两方敌对厮杀,纵然遇见再大的危险也无所怨尤。而这次却是同为唐臣的内部争斗,也正是这次注定必死的经历,使唐离改变了想法。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