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11章 引进一家企业,火了一个产业

第(1/3)页

天禾和苜禾的并购策略,糅合了很多外资企业的特点。

并购前调研时保持低调,接触时给予足够的尊重,谈判时给足利益,承诺保留原有管理层等等。

一旦获得了控股股权,就会迅速的介入,掌控了公司后,又会迅速的进行人事整合。

该踢出的就一定会踢出。

承诺只是一句空话,合约有时也做不得数。

办公室里,郭阳的助理谢时杰梳着大背头,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

并购全王一事主要是他在跟进。

“县里的企业规模太小了,十余家加工企业,实际加工总销量不到150t,订单农业更是只有全王一家,年产值也就150万左右。”

郭阳正在参观着全王工厂里新安装的各种设备,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这半年来,天禾和苜禾也各自控股了家中小型农机厂,但那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

“所以才要用强势手段整合啊,农产品只有转化成了商品,才能取得可观的收入。”

谢时杰略微有点担忧,“有些加工企业的老板坐不住了,已经在私下接触农户购椒了。”

郭阳笑了笑说道:“这种事就交给执法部门和律师团队了,给那么多钱可不是白养着他们的。”

“就害怕有人狗急跳墙。”

“小场面,翻不起什么浪。”

郭阳感觉自己成了影视剧里的反派,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鲜椒种植户可以对外卖,但干椒全王会全部溢价回购,还固执留在本地的其余加工企业注定只能被绞杀。

这也是产业整合的必然之路。

县域内加工企业原料购进各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品牌混杂,销售渠道也局限于西北五省。

有潜力而市场不大,有产业而实力不强,很难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天禾入主全王之后,厂房的面积迅速扩大,专业化设备被引进。

除了辣椒粉、酱等初级产品外,辣椒碱、色红素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逐步的研发之中。

俨然成了县里的产业龙头。

从品种选育、育苗、种植管理开始,天禾、农牧和质监部门就广泛深入农村巡回宣传。

印发辣椒栽培技术规范及知识资料,科技咨询,举办各类培训班等等。

农户逐步建立了示范基地标准化管理的意识。

农业执法队伍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资专项打假,查获假劣化肥、问题农药、假冒农膜不计其数。

唯独示范基地里的假种假苗现象极少,天禾的规模化设施育苗模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便是加工、质检、贮藏,也逐步了标准化生产。

最终,种植与加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引进一家企业,却带火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县里已向上申请建设国家级辣椒标准化示范区,计划拿出100万元配套资金,对辣椒种植农户进行直接补贴。

项目总共涉及全县11个乡镇,3.5万户农户,种植面积超过了两万亩。

与此同时,金川的辣椒示范基地也发展的热火朝天。

天椒1号在当地的亩均收益能达到了3000元,让此前引种的‘美国红’红辣椒品种黯然失色。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