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仙侠玄幻 > 妖怪食肆 > 70 水鬼面2

妖怪食肆 70 水鬼面2

作者:三无斋主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4:5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到了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洄水边许多士族男女踏青饮宴。

四郎坐在柜台旁边检查他前几天晒好的嫩蕨菜,把没有晒到足够太阳,有些发霉的那些都仔细挑拣出去。

店里的客人嘤嘤嗡嗡的谈论着江城中最近的一件大事。

听说江城太守赵世杰赵大人虽然一生功名利禄事事顺利,但门丁却不太兴旺——他和嫡妻膝下唯一的小儿子在三年前不慎走失,此后家中除了姨娘生的大公子,再没有其他男孩儿诞生。

又听说这位大人是个正经人,虽然已经算是一方镇守了,家中却只养了一妻一妾,除此之外并无二色。当然,赵大人的确有些龙阳癖好,不过,这也算是个雅癖,并不耽误结婚生子建功立业,所以经多识广的江城人是见怪不怪。赵大人因为爱若珍宝的嫡子被拐走,十分心痛,之后几年在家中蓄养了无数同龄的小儿聊作慰藉。

当然,这些都只能算作是坊间旧闻了,这几日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太守大人失踪了三年的小儿子居然被做人伢子生意的韩大疤脸找了回来。

哎哟哟,有味斋里的食客说起走了狗屎运的韩大疤脸,无不是又羡又妒,韩大疤脸这可算是一步登天了,靠着太守公子救命恩人的身份,还不得在江城横着走啊。

前几天河边生出不少蕨菜,四郎趁着蕨菜那个鲜嫩的劲头,一股脑儿全采了下来。食用不完的就蒸熟,以干灰拌匀净,一同晒干后洗去菜叶上的干灰,再次晒干。临做汤羹的时候就取出来泡软,加葱、油、酱炒熟,味如蘑菇。

四郎用这泡发蕨菜与姜片蒜茸爆香。然后把上好的五花肉,加葱段,姜片,花椒大料,上火煮至八成熟后捞起来,趁热在肉上抹蜂蜜和酱料。然后用细木棍在肉皮上扎出很多孔洞,入油锅炸至皮膨胀变酥呈红色。

槐大是个不怕烫的,他直接用手从油锅里取出滚烫的五花肉,趁热用刀切成薄薄的长片。然后四郎把蕨菜铺到肉上面,大火蒸两个时辰后取出,迅速倒扣入盘。蒸出来的肉汁用水淀粉加热勾薄芡淋在肉上,这道蕨菜扣肉便大功告成了。

四郎把扣肉和莼菜汤都端给点菜的客人。那客人也不是别个,正是在状元腐事件中出现过一次的书生赵宣。

赵宣吃了一口,惊喜的说:“就是这个味道。我还担心汴京一别后再也吃不到如斯美味,幸好胡老板你又搬来了江城。”

“赵公子过奖了。不知赵公子怎么也来了江城?公子与江城太守同姓,莫非……”

赵宣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嗯,我上次奉父亲大人的命令去京城拜见大伯父,谁知道大伯父却被外调为江城太守。安葬好我的几个同窗,中秋过后便收到父亲的来信,要我赶来江城。恰好躲过汴京的流民之乱。”

“原来是江城太守的侄公子,真是失敬失敬。”四郎笑着打趣他。

赵宣红着脸说:“我们家可不是什么士族大姓,顶多算个小姓。好在父亲那一辈的兄弟争气,都以读书做官闻名于世,其中大伯父是官职最高的。可惜……”说到这里,赵宣没有继续说下去。

四郎也没有刨根问底,不过他忽然想到了最近坊间的传言,就笑着问赵宣:“听说赵大人找回了爱子,是不是真的?”

提起这件事,赵宣也高兴起来:“对啊,端弟走失的时候还很小,大伯派了不少人去找寻,三年间音信全无,大伯母日日以泪洗面,谁知道天见可怜,端弟居然好好的活着回来了。”

“小公子是太守大人的独生儿子,怎么会走失呢?听说韩大疤脸是在荆州地界上找到他的?”四郎对此有点想不通。

“这……”赵宣有些犹豫:“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好在端弟总算是找回来了。”

说着他又小声咕哝了一句:“这样一来,父亲该不会再把我过继给伯父了吧?”

最后这句话他说的模糊不清,不过四郎还是听到了,左右不过是大户人家里头那些弯弯道道得家事吧。四郎又和赵宣闲聊几句,就回厨房忙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城外边驻军的指挥使冉从长冉将军最近在江城开了幕府,发布招贤令,想要寻访四方贤才平定乱世。

今日恰逢三月三日“上巳节”,冉将军便要模仿古人旧事,赐宴洄水,与众位幕僚一起禊饮踏青,载酒出野,为流杯曲水之饮。几天之前,就有将军府的小厮过来与四郎订好,今日晚间要在有味斋宴客。说是鸡鸭鱼鲜等食材将军府中已经自行安排妥当,有味斋只管去坊巷桥市取用便可。

因为贵客临门,忙完店里的事情后,四郎就打算去坊巷桥市看看将军府都规制了些什么珍异食材,顺便还打算再买些配菜调料。

桥市靠近南薰门,不仅遍布着猪羊作坊,有鱼行、蟹行、鲞团等多种专营海鲜类食物原料的“团行”,还有郊外农人推着板车进城形成的菜市。菜市里人来人往,卖菜的摊子上不外是春季新摘下来的时令小菜。

男人逛街的目的性很强,四郎也不例外。他今日早在心里拟好了菜谱,这时候对照着菜谱买些有味斋里没有的配菜,再去取了将军府预订好的食材即可。一路上,四郎背着双手悠闲得负责挑选,二哥提着菜筐一声不吭得跟在后头负责搬运,很快菜篮子里装满了嫩笋、小蕈、枸杞头等小菜。路过曹婆婆香铺时,四郎又进去买了一枝白梅,一盒檀香。

“买这些做什么华阳那里收着不少龙诞香呢,犯不着在外头买。”陶二哥有些不解。

“我打算做一道梅花汤饼,家里头的白梅都开败了,这季节也就香店里还有梅花卖。买檀香是顺带的,反正做汤饼也要用。”四郎给二哥解释。

说话间,两个人很快便走到坊巷桥市主街的尽头,那里一排都是肉铺,铺面前头皆有肉案,三、五人操刀立于案板之后。

四郎走到一家悬挂了半边猪的肉铺跟前。

肉铺老板一见他就笑起来:“胡小哥,生意兴隆啊。前几日将军府的下人已经来打过招呼了,细抹落索儿精、钝刀丁肉头、条撺精、窜燥子肉都有,最新鲜的好肉都给有味斋留着呢。”

因为猪肉的软硬、肥瘦程度不同,所以在切割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刀法,“阔切、片批、细抹、顿刀\"等便是根据猪肉的上述特征而选取的操刀方法。“细抹落索儿精”、“钝刀丁肉头”之类的猪肉名称,也都是因其刀法而得。

因为这家肉铺老板的刀工与刀法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切割时能够做到听其分寸,不差毫厘,而且他家收来的猪肉全是纯粮食喂养,没什么腥臊气,所以有味斋自从搬来了江城,便一直在这家买肉,

老板和四郎寒暄完毕,就把将军府订的猪肉一一拿给四郎过目。

“好,都很新鲜。”四郎仔细检查一遍,笑着说:“烦请老板把这些肉送去有味斋。”

离开这家屠宰铺子,四郎又拐去了主街蔓延出的一条小巷陌,里头全是鸡鸭行。

刚进去就听到巷陌中传来敲锣打鼓之声,热闹得吓了四郎一跳。他往前头一看,最外头的那家韩氏鸡鸭行门口围了不少人。众人如同看大戏似的不停拍手叫好。

“这是杀鸡还是变戏法啊?”四郎疑惑的问走在后头的二哥。

二哥往里头一看,神色变得十分奇怪,嘟囔了句“他怎么会在这里”便拉着四郎往店铺门前走。大约二哥气势太强,人群不知不觉中给他让出一条通道来。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