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清穿物语 > 248 流水光阴(大结局)

清穿物语 248 流水光阴(大结局)

作者:Vinilla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4:4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江南的秋风里有着桂花的香气。

夜渐深,梅兰妮坐在烛光下读报。

李妈妈进来,用烛扣把残烛的火焰灭去,再把残烛从烛台上取下,换上新的蜡烛,点亮。

梅兰妮桌上的烛台是梅花的造型,花瓣和花芯上一共插了六只蜡烛。

梅兰妮见是李妈妈,“这么晚了,妈妈只管去睡。这些事让小丫头做就好。”

李妈妈道,“夫人也早些睡,晚上天气凉,还要加件衣服才好。”

梅兰妮点点头,眼睛被报上一则消息吸引。

李妈妈换完了蜡烛,罩上玻璃罩,悄无声息的离去。

梅兰妮读道,今秋内务府让江南送两万支蜡烛上进京。

她家的蜡烛也成了抢手货了?

乾隆下江南时,江南的官员要讨好皇帝,给他总是用最好的东西。

这年头的蜡烛黑烟很大,而且要不断的剪烛芯。就算是皇宫里用的也是这样。而蜡烛还是高档生活日用品,只是有钱人家才能用。贫苦的人家用的是油灯。

而华家制造的蜡烛用了化学的方法,除去了油脂酸的甘油成分,使得蜡烛没有黑烟,而且比一般的蜡烛还明亮。

皇帝在江南用过这样的蜡烛后,回京后就不习惯了。所以下旨让江南的官员进蜡烛。

梅兰妮想,皇帝下了一次江南,她家的产品多了些销路,拿到些大订单。

随着皇帝南下江南的北方贵族们,到了苏杭就象土豪一般疯狂购买。

她家的珠宝首饰被买光了,鸽蛋大的池蝶蚌珠,和南洋的宝石,让那些北来的满人发狂。

欧洲来的望远镜,放大镜,老花镜等也销售一空。使得她的铺子只好关门一个月。

印着虫草的纱帐,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底。梅兰妮盘算着,要不要再增加流水线。

只是火柴没有皇家的定单,因为皇帝是不用火的,即使点灯也是在外面点好了送进去。不能在皇帝面前打火。加上乾隆没有抽烟的习惯。

虽然火柴没有皇家的定单,但是火柴的销量还是巨大。如今,已经有官员上疏要对火柴收税。

这种事还是让她家的男孩们去对付。

华家产品并不只是面对上层社会,他家的省油灯走进了千家万户。

说起来,这省油灯并不是他们的发明,这灯在唐朝就有了。他们只是精制了。

省油灯是根据冷却油温,延长油的燃烧时间。这和后世汽车省油原理是一样的。中国人是聪明的,除了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四大发明外,他们有着无数的小发明。

就象如今,梅兰妮他们把后世的科技山寨到了这里,但是,在这过程中,当地的工匠不断提出了改进。有些的改进对他们来讲都是耳目一新,这些人比爱迪生一点都不差。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压制工商,华家做法相反,他们大力鼓励工农业发明创造。任何的发明,一经使用,都给予丰厚的回报。这样一来,在他们身边已经集聚了大量有才华的技工。也正是有了这样优秀的工人,华家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中国文明的天空正是由这些做工的人所支撑。中国的文字早已经揭示了这个真缔。

报上又一则消息说,今年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戏剧,话本,传奇等读物。还说,已经和千利休的后人取得了联系,为他们提供了茶叶,茶具,帮助他们宣传,推广茶道。

梅兰妮会心的笑了。

想起多年前,她的儿子们在讨论如何对待四周国家时,无一例外的都说要按照后世美国人的方法:对他国拼命输出是是而非的理念,而绝对不能输出科技。有机会就挑起他国的内乱,或者挑动邻国之间的矛盾。并在那些国家里扶持亲华精英,让他们觉的月亮都是中国的圆。

大量输出中华文化,在没有电影出现的年代里,戏剧就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让日本人能看的懂中国戏剧,还特意派了昆剧师傅去教他们,日本人把他们的戏剧叫做“能”。

这时候的能剧大都演的是中国的戏剧。

日本人喜欢这个‘道,’那个‘道’。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