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1980花开正茂 > 第9章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新书签约啦,求月票】

第(1/3)页

一般来说,绘制一幅画,特别是写生的时候,第一步应该认真观察进入画面对象。

然后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画这是一个必须的流程。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

画画也是这样。

因为每个人的绘画感受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画面效果。

至于什么是感受呢。

简而言之就是对物体形状、色彩、大小、质感以及美感的差异的感知,如之前提过的可以分初级、中级、高级、绝对级。

初级感知就是局部变化的差异化。

基本上普通人都能分辨出,同样的外形,局部差异化发生的美感变化,也就是同样的脸不同的五官摆在一起哪个更加好看。

至于中级感知则是相似度大于80%之后进行的细微分辨,譬如之前比较火的一张图,分别找出荒木飞吕彦老师和战狼吴京、WDNMD茄子,以及带头发的郭冬临、林俊杰等。

能从这个相似程度的事物中辨别出你所想要找的对象,并精准锁定,那么也就拥有了绘画中的中级感知。

一般来说,中级感知是一个合格绘画者的最基础感知。

至于高级感知则是从90%以上的相似度里进行区分,最火的当然也就是2013年韩国选美小姐,流水线一般‘猜猜我是谁’的那些整容图。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理论比喻。

在实际的绘画中一般就是对绘画对象进行区分,譬如之前那位孙学兄画的餐饮店老板娘,对方明明是朝天鼻,他却画成了鹰钩鼻,还有眼睛,对方是柳叶眼,但他画成了桃花眼。

这就是为什么他说对方缺点感受的原因。

明显是因为平时绘画的时候,习惯于画这样的眼睛、鼻子,久而久之就困在自己的绘画习惯里了。

所以画面整体看出来确实是这个人,但总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像,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在哪。

除此之外还有比例形成的美感差异。

就用人体来形容。

譬如透视学里脸和鼻子的朝向差了几个单位,乍一眼看不出,但是经过训练的人看了会觉得很丑,这就是敏锐度的不同带来的审美差异。

好消息是,这种感知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坏消息是,少数一部分人怎么训练都训练不出来。

这些也一样适用在空间感受,色彩感受,以及质感,设计等各个角落。

至于绝对级,这个级别不在讨论的范围内。

天生有就有,天生没有就没有。

所以我们很多人究其一生未必能画得过晚年白内障的莫奈,为啥连一个残疾人都无法逾越呢?因为感受太弱!

一些毁容式的文物修复也是一样。

工匠或许有修复技术,但对于原本文物的色彩、质感、结构美感的感受终究是与原主差了一大截,因此也就修毁了。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