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 第二十一章 名声大振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第二十一章 名声大振

作者:希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7 来源:笔趣岛

邹润到底没有如杨林邓飞所说留在山寨坐镇,这个活计让他以尊长为由,甩给了邹渊,他自己则坚持领兵下山。

被狠狠操练了一个多月的喽啰,个个龙精虎猛,状态极佳,在快马和盔甲的加持下,登云山喽啰突袭和攻坚的能力大大加强,两日之间连破三处庄子,其中一次还是夜间作战。

消息传出去后,直吓得周围的富户个个都成了惊弓之鸟,忙不迭地收拾细软跑进了县城和州城,或许只有那厚厚的城墙才能给他们以安全感。

邹润每打破一处为富不仁的大户,就必干两件事。一是大搞公审,视罪行深浅现场惩处,凡是手上有人命的地主老财,审完之后都是咔嚓一刀了事。二是狠刮地皮,每次邹润都组织大量了牛车马车来转运战利品,凡是用得上的统统搬走,同时还不忘给村民发粮发钱,百姓们无不交口称赞。

眼下独角龙的绰号是没人再叫了,但他新绰号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附近的老百姓都说他是惩恶扬善,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小秦王,而当地的财主大户则称呼他为爱管闲事邹刮皮。当山下酒店将这个消息报上来时,邹润一时之间是哭笑不得。

总之登州地界上,邹润如今是名声大振,就连登州城门外也出现了缉拿海贼贼首小秦王邹润的告示,只不过那告示上将邹润画的是积极抽象,完全是一副头顶大包,凶神恶煞的模样,这也可以看出来,官府完全是虚应故事,压根没打算真的将他缉拿归案。

这名声一大,来投靠的人就多了,加上三座酒店早就散出了登云山还给予安家费这一说,一连大半个月,上山入伙之人络绎不绝,足足有三四百人。这三四百人里以海边的盐户渔户居多,因为邹润承诺无论男女老少,尽数收纳,所以还有不少拖家带口前来投奔的。

邹润自然是信守承诺,上山之人全都按人头给予安家费,视投奔之人的本领大小分别给予五至二十贯不等。要知道这个价格可着实不算低了,宋朝的禁军在招人时也会发放安家费,名曰招剌例物,所谓招剌就是给士兵身上刺上相应的军号名称,而例物一般就是每人十贯钱的标准。

虽然光这一项支出就花费了近四千贯,但这钱花的不亏,这三四百人中邹润筛选出来不少身怀一技之长者。能提刀上阵的青壮的二百出头,会操作船只的熟手有三十多人,会打铁的有四五个,其他杂七杂八的手艺人有七八个,其中一人居然还粗通医术。这可把邹润乐坏了,当即就决定成立打山寨铁作坊和医院。

山上一下多了这么多人,当务之急乃是扩大房舍,好在登云山山势很大,足够驻扎个两三千人,加上山中树木极多,众人一齐动手,房子的问题很快解决。等到人员全部安顿下来,邹润又马不停蹄地开始重新整编队伍。

目前登云山上的人数已经超过五百,其中老人小孩和女性占比不到五分之一,经过和三位头领的商量,定下步军喽啰三百人,其中包含长枪手二百人,刀盾手五十人,弓箭手五十人;马军喽啰五十人;水军喽啰五十人;其余人手都放在酒店和后勤系统中使用。

当然,这其中除了长枪手的装备能勉强配齐以外,其他的都十分欠缺。没奈何,邹润只能厚着脸请杨林邓飞再跑一趟,并分别塞了五千贯的专款。邹润交给邓飞的任务是,让他从登州乘船回辽国,第一任务是买战马,多多益善,其次是购买武器装备,以弓箭盔甲为主,刀枪次之,后三样是在买不到的话就买铁,反正现在山寨有了自己的铁匠,大不了买铁回来自己打造便是。

而交给杨林的任务则是让他扮做客商,去登州造船厂去买船,毕竟现在山寨是空有水军,却连一艘像样的海船都没有,只有七八艘海边渔民出海打渔的小鱼船,这种小船在海岸线附近还能凑合,但是要指望坐着这船去砣矶岛,那可就是天方夜谭,外加自寻死路了。

之所以让杨林去,一来他江湖经验丰富,二者他没少从辽国坐船偷渡过来,多少懂点行情,有些人脉。所以邹润还特别强调两点,一是买船往大了买,二是最好买现船,即便买不了现船,也要花钱排在前边,总之越快越好。

邹润如此焦急不是没有道理的,之前焦急是害怕官府征剿,现在焦急则是山寨财政吃紧。邹润不止一次在暗地里头疼过这件事,登云山本来就底子薄,这回三路出击虽然大获全胜,但是到手的银钱只有一万三千贯不到,除掉各类赏赐,入到公账的只有不到八千贯,可眼下的各类必须开支就高达一万四千贯,一下就将山寨的老底子掏了个空,最后还是邹润拉着邹渊好说歹说,将他俩的积蓄一块拿出来应急才勉强够用。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所以邹润时刻盼着手下的战力快速成型,尤其是水军,必须要尽快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不然没法拿下砣矶岛,拿不下砣矶岛,就没法开展晒盐,不能晒盐就意味着没有固定和长久的财源,那他只能不停地下山借粮,可是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在短期内和朝廷的武装力量发生冲突。

而这,就是邹润一直在竭力避免的事,现在他的力量还很弱小,赢了只会招致朝廷更多更大的报复,输了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全盘皆输,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杨林的银弹攻势下,登州造船厂那边很快腾挪出了船只。五千贯的船款,一共买来了六只船。

八百料平底海船两艘,每艘通长八丈三尺,阔二丈,要价一艘一千八百贯文。二百料的尖底刀鱼船四艘,每艘面阔一丈二尺,身长五丈,要价一艘三百五十贯文。

所谓的料,大概指的是船只的可载货容积,对应的是甲板至船底的深度,甲板上面的船舱部位不算。八百料换算成载货量,约等于一千二百石左右(约合现在的35吨重),八百料的平底海船既可以当货船,也可以当战船,当战船的话可以搭乘船工水手和士兵二百人,有此船只,黄海和渤海的深海海域尽可去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