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54章 大明的未来(二)

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54章 大明的未来(二)

作者:蓝盔十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3:21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由于大明在辽东渐渐败退,现在鞑靼蒙古的朵颜三部、科尔沁部、察哈尔部都已经归顺建奴,如果大明全力北伐建奴,蒙古各部就可能出动骑兵捣毁粮道,甚至切断辽西走廊与山海关的联系通道,大明的北伐军队就被包了饺子,必定不战自乱,那就是下一个萨尔浒之战,大明伤不起。所以大明要北伐,必须先从喜峰口出关,奇袭蒙古朵颜三部。朵颜三部是蒙古各主要部落中最弱的,也是离辽西走廊最近的,如果征服朵颜三部,则军队就地驻扎,保护北伐军队的粮道和通道,再以重兵出山海关,全面北伐建奴。”朱由检的分析是粗线条的,因为在具体的战争中,战场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昨天的盟友今天可能变成敌人,昨天的敌人今天也可能变成盟友。

所以总指挥官只能说个大概,具体的战争策略还需要参加战斗的军官临场发挥。不过,现在朱由检只是对大明未来的展望,就像是的大纲,不需要具体化。

“殿下,北伐建奴,能取得胜利吗?况且,大军北伐,需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大明能支持得住吗?”李春烨对朱由检的战略眼光是越来越折服了,但只有战略眼光还远远不够,大明还必须有击败建奴的实力。目前辽东的现状,是大明勉强维持在关外的存在,防守尚且不足,更不要说消灭建奴了。“不知殿下在山东剿灭倭寇的经验,能否用到辽东?”

“以大明目前的战法,当然不能剿灭建奴。”现在的辽东前线,大明依靠军队数量的绝对优势,勉强守住几个城市,顽强显示自己的存在,但辽东的军队根本不能出城与建奴决战,以大明的步兵对建奴的骑兵,大明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游牧民族的骑射优势,是农耕民族无法比拟的。大明要想在野战中击败建奴,掌握辽东战场的军事主动权,必须依靠火器。”

“辽东的军队不是有火器吗?大明军队的火器,至少有七成在辽东,包括红夷大炮。”

“靠这些火器,只能让大明军队败得更快、伤得更多、死得更惨。”当着李春烨这位兵部尚书的面,朱由检不好说得更多,必须给他留了几分薄面,但在心中狠狠地鄙视了一把。“这些火#枪火铳,虽然士兵们很容易掌握,但射程没有建奴的弓箭远,准度没有建奴的弓箭高,发射速度没有建奴的弓箭快。拿这些火器让士兵打仗,能维持现在的局面就不错了,如果换成我去前线指挥,怕是这样的结果都是奢侈。”

“那依殿下……”李春烨被朱由检说糊涂了,觉得辽东没有任何乐观的理由了。但偏偏朱由检说的又很有道理,让他无法反驳。

“改良火器。集中优秀的工匠,造出更好的火器。这些火器的射程必须超过建奴的弓箭,我的火器能能射着他,他的弓箭却不能射到我。有了这种武器,大明的步兵才有实力出城和建奴决战。”

朱由检的心目中已经有了燧发枪,只是不知道毕懋康现在研究得怎么样了。

“工匠们能造出这样的火器吗?”李春烨是兵部尚书,对大明的火器制造是有一定的了解。在大明,工匠是军籍,必须依靠军饷过日子。但朝廷长期拖欠军饷,那些依靠军饷为生的工匠们,恐怕逃得差不多了,谁还有心思研究火器?

大明现在陷入了恶性循环,朝廷没钱给辽东之外的士兵和工匠发军饷,工匠们没有收入,只好大量逃亡,自谋生路;没有先进的火器,辽东的战事就会不利,朝廷只能依靠士兵的数量来弥补;而士兵数量越大,需要的军饷就越多,其它地方就更没有军饷。实际上,大明现在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了。

“能,工匠们一diǎn能造出合乎需要的火器。”朱由检知道毕懋康就是大明燧发枪的创始人,现在自己给他创造出更好的研究条件,他的研发速度会更快,一定不会在大明灭亡之后才造出燧发枪。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