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九十六章 谣言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九十六章 谣言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这篇文章则是直截了当,阐明了土地,人,财富之间的生产关系。

这种文章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依它在弘文馆无人问津的样子,多半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

临近科举前的两天,裴行俭几乎都在家中,偶尔会去弘文馆拿几卷书。

那随从一直觉得自家小公子在苦读,觉得很欣慰,时常关着门不让外人来打扰小公子。

裴行俭拿着各种典籍,分析着这篇文章中所说的生产关系。

四月十五,关中是大晴天,今天李承乾没有去早朝,房相要去主持科举,李承乾也跟着安排各项事宜。

这一次的科举在皇城内,过了辰时随着鼓声响起,朱雀门外的一群学子纷纷走入。

考场就在朱雀门内,一张张桌案放在地上,每张桌上都有笔墨与纸张,这里守卫森严,每个进入考场的人都要根据名字领取木牌,坐在相应的位置上。

不论是朱雀门上,还是在皇城内,考场周围全是金吾卫。

禁军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了起来。

李承乾站在房相身侧,看着学子们一个个落座。

这次的科举意义重大,贞观朝较为正式的一次科举,所用的就是糊名制如果这一次科举制能够顺利,那这将会是以后科举一次次完善的基础。

科举进行五天,每天考一科。

裴行俭这两天没有睡好,他目光环顾四下,等着监场的夫子发下来考题。

他接过考题,撕开考题上的封蜡,看着题目,见已有不少人开始书写了,便也开始作答。

考场内很安静,四周监场的夫子与禁军,每一双眼睛都看着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的学子。

只要其中有任何学子有出格的举动,都会被押下去。

李承乾揣着手端坐着,目光打量着一张张脸,他们有的刚开始奋笔疾书,到了后半段又开始抓耳挠腮,有的则是一口气写完之后,正在仔细修改着。

考场上放着一个巨大的日晷,阳光照在一根针上,针的影子在日晷巨大的石盘上移动,阳光每移动一分,它便移动一分。

午时一到,鼓声响起,李绩朗声道:“收卷!”

一排排夫子走入考场中,不论这个时候写没写完都要当场收卷。

今天一场考完,这些试卷都要放入中书省进行封存,并且有专人进行糊名。

学子们纷纷走出朱雀门之后,皇城内也快收拾好了。

终于,李承乾与房相一同站起身道:“今天很顺利。”

房玄龄抚须道:“有劳各位将士,有劳各位夫子。”

老师没答话,还是心事很重的神情,想想也对,现在说顺利,未免还太早,接下来几天还有几场考试,后面几天都顺利的话,才算是真正的顺利。

李承乾看着一叠叠考卷放入一个个木匣子中。

这个木匣子是专门设计过的,考卷上写着名字籍贯的一侧会露在外面,盖子盖上的时候,只有姓名和籍贯在外面,而看不到考卷的内容,如此便送去给专人糊名。

等余下几科全部考完,才安排人阅卷。

回到中书省内,李承乾还在调制着油墨,这种淡灰色的油墨有些粘稠,先将它涂抹在一张写了字的纸张。

而后等着晾干。

李承乾看了看一旁的房相,问道:“前些天看老师挺忙的,老师也不说都在忙什么。”

房玄龄叹道:“都是一些以前积压的事,臣向陛下禀报而已。”

李承乾喝着茶水点头道:“就是近来有许多奏章都是孤批复的,就怕出了差错。”

“太子殿下且放心,如有差错,臣会再来安排。”

等油墨晾干了,岑文本铲去粘连在上方的油墨,道:“房相,字迹还是完整的。”

房玄龄点头道:“多试几次,只用泾阳的纸张试。”

“喏。”

岑文本招呼人手继续试用。

李承乾又道:“孤准备一些茶叶,让人送出去看看互市的成效如何?”

房玄龄抚须道:“也好,臣先前就劝谏过陛下,此事需要徐徐图之,心焦气躁不得。”

“还是房相更有远见。”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