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七十七章 解气?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七十七章 解气?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眼前这位很干净的大哥哥,几个沙袋在大哥哥手中翻来覆去,他们很快就领悟了沙袋的玩法。

李承乾将沙袋送给他们,道:“送你们了,去玩吧。”

一群孩子拿着小沙袋欢快地离开了。

李承乾指着远处一条还干涸的沟渠,道:“这里就是孤让许敬宗他们开辟的一片旱田。”

这片荒地的土壤已被翻过土,等过了冬就能种下作物。

房玄龄顺着太子殿下所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便见到了一口井。

李承乾道:“这便是坎儿井,用来灌溉这些旱田,本来前面有一片白地,白地种不出粮食,而挖出沟渠就算是从渭河将水引流来,灌溉的水经过了白地之后,水就成了苦水。”

“苦水不能用来浇地,这才想出了坎儿井的方法。”

房玄龄笑着道:“老夫在各县禀报的奏章上见到过。”

李承乾带着舅舅与房相一边走着,“孤想着让各县前来学习泾阳的治理经验,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来走动。”

长孙无忌道:“听闻陇西确实有几个县来询问过。”

“孤还想在泾阳种出葡萄,打算让许敬宗他们去和司农寺卿一起专研,找一些西域的葡萄藤,在这片旱地上种着,先试着看看成果如何,孤在东宫还留了种子。”

李承乾有些惆怅,揣着手继续道:“起初,孤想过种葡萄有什么难的,起初觉得看了《齐民要术》就种地了,且不说孤以往没什么经验,到现在还只能种一些菜。”

“人呀,总是要多学的,往后孤不会想着自己去种,让有经验的老农试着去培育。”

长孙无忌低声道:“真的能够在沙漠中出稻子吗?老夫觉得种麦子更合适一些。”

房玄龄低着头不语,现在这些话,听着像是殿下在袒露心声,一个年轻人的心声。

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的心声,虽说在沙漠中种出稻子会被当作笑谈,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野心。

人是需要野心的,因此房玄龄也不喜欢有些人口中的黄老之学,他们喜欢用黄老之学来谈修养。

李承乾向眼前的舅舅与房相作揖道:“其实今日在甘露殿内,全靠老师与舅舅在,孤才能劝谏父皇。”

房玄龄晒笑道:“殿下能够直言劝谏陛下,臣作为太子的老师颇为欣慰,太子殿下对黄老之学也有专研吗?”

李承乾摇头道:“孤没有任何的专研,到现在孤不过是个前贤典籍都看不懂的人,谈什么黄老之学,老师说笑了。”

要是说下去就更复杂了,李承乾一想到那些道学,理学,心学等,后一千年历史中出来的种种学问,那些学问都会将人学成一个个奇怪的人。

然后就会陷入混沌之中,不知东南西北。

听房相说出黄老之学,作为一个房相的学生,李承乾首先说了自己并不懂这些。

以避免房相正在兴头来找孤“坐而论道”那会演变成一个十分折磨人的场面。

这并不是觉得房相的境界不够,而恰恰是因畏惧房相的境界,才会这么说的。

一队人马从泾阳出发,带着五驾马车急匆匆离开了。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总算是放心了。

这是泾阳的商队,他们会带着货物与慕容顺一起离开长安,将肥皂与肥皂渣卖给西域人或突厥人。

这是泾阳的第一次出口贸易,如何不让人热血沸腾呢?

将来,或许这个将来不用太久远,大唐这个强大的帝国,也会有繁荣的出口贸易。

此行出来的目的,便是要看看泾阳的商队是不是真的出去了。

李承乾沿着渭河走着,笑道:“舅舅?”

长孙无忌作揖道:“臣在。”

李承乾叹道:“你说我们中原屡屡西征,当真是为了西域人的那一口葡萄吗?”

“殿下,当然不是了,征服与征讨从来不是为了一口葡萄。”

李承乾笑着点头。

从当初监理朝政,守备长安开始,已经很久没有出来走一走了。

这一次太子殿下与房相,还有赵国公出来,看着冬日里的风景很是尽兴。

许敬宗与上官仪就远远地看着,他们也不敢靠近,叨扰太子。

李绩命人在河滩边抓了几条鱼,几人可以烤鱼吃。

护卫队伍出来有自带的干粮,这些护卫便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吃着饼。

李承乾接过大将军递来的馕饼,放在火边炙烤着。

这阴沉沉的天也不见下雪,冷风还在不住吹着。

用烤鱼焦香的鱼肉配着囊饼吃,就很合适。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