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十八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

第(1/3)页

长孙无忌颔首道:“往后都会是这样。”

李道宗苦涩一笑,道:“今日,老夫刚刚走入京兆府,第一个见的就是高陵县的县丞,本来他拿着文书来说需要老夫批复,老夫给他批复了,他拿着文书就走了。”

听着是很顺利的一件事,李承乾也是点头。

接下来,李道宗的脸色涨红了几分,他指着屋外又道:“本来以为这件事就算是办好了,谁知不到半刻,他又回来了,说门下省的不收。”

长孙无忌迟疑道:“门下省为何不收文书?”

气得来回走了两步,李道宗怒道:“那高陵县的县丞不识字!他不会写他自己的名字,又把文书拿了回来,让老夫给他写名字。”

闻言,长孙无忌的神色也僵硬了几分。

李道宗气馁叹道:“老夫竟然还要帮他代写了名字,这么多年了他就不会去学着写字吗?是没人教吗!”

其实武德年间开始,长安各县的县丞有一部分都是按军功给赏赐的官吏。

有一两个不识字的也正常,毕竟都不是正经文人出身,有了军功就给封一个县丞。

李道宗道:“他现在还没回来,多半是没事了,他要是再回来,老夫和他拼了!不就是写個名字,他去找个人代写就可以了,非要走回来,让老夫帮他写个名字……只是一个名字!”

“他竟然因此和门下省的人吵了一架,本以为是老夫哪里写错了,谁知那人不识字!他甚至不知道该把名字写哪里?因此老夫还要去给门下省赔罪不成?欺人太甚!”

李承乾看皇叔状若疯癫的模样,沉默不语,看来大唐的基层一线官吏的文化水平确实挺着急的。

这也没办法,现在的大唐百废待兴,官吏补充这种事且不说一线县乡的官,朝中许多人还身兼数职,就比如眼前的舅舅。

长孙无忌缓缓道:“只有这一桩事吗?”

“不!”李道宗摆手道:“本以为此事到了这里,谁知平康坊的姑娘来寻老夫,说是有人喝酒不给银钱。”

越说越气,李道宗的脸色涨红,道:“他们当老夫这里是什么地方,酒钱这点小事也要来找老夫!”

李承乾连忙上前给倒上一碗茶水,道:“皇叔,喝口酒水消消火。”

“谢殿下。”

正是气头上,李道宗还道了一声谢,他继续道:“还有那许敬宗与蓝田县丞崔荀!就因为一些木材,他们两就差各自带着乡民拉出去斗殴!现在他们还坐在前堂,长孙无忌!你教老夫如何是好?”

言至此处,李承乾道:“皇叔放心,明日早朝孤会与他们说,让朝中给京兆府增添人手。”

这些话只是安慰一番,让武将做文官的活,父皇是想一出是一出。

眼下只能劝导,再让皇叔与舅舅吵起来?

矛盾一旦扩大,外戚与宗室两边还能不能消停了?

长孙无忌道:“这件事的确没有想周全,待老夫回去看看有无合适的人手。”

李道宗这才放缓了语气,道:“还不如去封地呢,也不用在此地受这口恶气。”

李承乾又是宽慰地安抚了一番,临近自己监理朝政,舅舅是好心带着孤实地看看各处府衙,不过第一天就不是很愉快,关中民风彪悍如此,指不定别的官邸又是什么风景?

命人多准备了一些酒菜,李承乾与舅舅,还有这位皇叔一起用了顿午饭。

长孙无忌道:“明日老夫带殿下再去别处府衙看看。”

“多谢舅舅。”

“嗯。”长孙无忌板着脸,道:“都是陛下嘱托的。”

李道宗继续吐槽着解决各县的闲杂事有多么累,多么烦。

一线的工作往往如此,各种领里纠纷就不说了,县与县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

人嘛,活在世上总有一些恩怨情仇。

基层工作任重而道远,要重视,更不能放任。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李承乾这才回到东宫,往嘴里使劲灌了几口凉水,这才平复下来。

弟弟妹妹们不在东宫了,好像这里的一切又恢复了去年冬天的样子。

妹妹丽质也没去秋猎,而是在立政殿住了下来,她要陪着母后。

宁儿像是刚睡醒,她正在洗漱。

泾阳送来了刚做好的椅子,是两把有扶手的太师椅。

李承乾坐在椅子上,放松着腰背,抬头看着漫天的星辰,秋日里夜风还有些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