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十五章 冒失举荐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四十五章 冒失举荐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用河水将萝卜洗了洗,便啃下一口,脆口的萝卜在口中嚼着,李承乾余下的五颗萝卜也洗了。

不多时,上官仪提着一壶酒与一篮子菜来了。

李绩本就不是一个多么平易近人的将军,他一手放在腰间的横刀上,目光看着四周,在周围还布置一队兵马,将此处围了起来。

这个时候就算是有一只兔子蹦跶过来,都会被一箭射死。

等许敬宗带来了蒜,李孝恭也将用鱼收拾好了。

几人围着火堆而坐,李承乾道:“秋猎的猎物该如何处置?”

闻言,李孝恭思量了片刻又道:“猎物当然全部是归陛下的,等一天秋猎结束,陛下也会将猎物分给打得猎物最多的将领。”

一旁的许敬宗嘴里嚼着蒜没有说话。

倒是上官仪听得很认真。

李承乾又道:“骊山的猎物很多吗?”

李孝恭摇头道:“骊山原本的猎物并不多,只能将其它山头的猎物都赶到骊山,而后在陛下要打猎的地方围成一个猎场。”

“历代打猎的规矩,显怀的猎物不抓,小的不捕,只拿那些长得肥硕的。”

鱼烤得差不多了,李孝恭一边说着,扒开烤焦的鱼皮放入口中,享受地吃着,再将没了鱼皮的鱼肉继续放在火上炙烤。

许敬宗与上官仪盘腿坐在一旁,听着太子殿下问河间郡王关于以往秋猎时的种种,这位太子笑起来很开朗。

厚厚的云层离开关中的天空,阳光终于完完全全洒了下来,风也停了。

感受着温暖的阳光,几人继续交谈着。

宁儿也在一旁将水煮好了,她将茶水倒在碗中放在一旁的小桌。

李承乾吃完一条鱼,很自然地拿起一旁的茶碗,喝着茶水道:“作坊那边如何了?”

许敬宗解释道:“作坊诸多事都是杜荷公子在安排,臣了解得并不多。”

注意到太子的目光还看着自己,许敬宗又道:“不过杜荷公子时常会将作坊的事,让臣安排,如今作坊最缺少的便是工匠。”

浅尝了一口茶水,李承乾道:“去长安找不就行了。”

上官仪连忙补充道:“殿下,其实长安能用的工匠并不多,不论现在长安的东市西市,工匠一直都是最紧缺的,难请暂且不说,光是这价钱……”

话语顿了顿,他放低声音道:“一個最普通的木匠,一天也要八十钱。”

李承乾缓缓点头,道:“现在的工匠最值钱?”

许敬宗解释道:“原本不是这样的,因为关中兵马出关征战,征了不少工匠,造攻城器械或者是兵械,有些则是随着大军一起战死了,或者是流落各地,再者说一个工匠要培养出来,少说三五年。”

看到皇叔他们点头了,那许敬宗说得多半也没错。

手工的木匠活需要长时间积累。

这也难怪,武德三年到武德六年,各路将领带着兵马一直都在平定中原各地的动乱,导致人口凋零。

直到贞观四年开始,才开始恢复治理至今。

如今世道平定了,不说关中各地,就说长安城也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缮。

许敬宗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章,递上道:“这原本是想过些天再给殿下。”

李承乾拿过奏章打开看着,许敬宗的字写得倒是漂亮,只是这上面记录的事,着实令人啧舌。

许敬宗作揖道:“魏昶此人自小也是工匠出身,其人尚有些工匠技艺在,臣那图纸问过他,造一把椅子不在话下。”

奏章上记录的是魏昶的过往,记录得倒是挺详细的,李承乾抬眼看了看他,目光重新放回这份奏章上。

许敬宗与上官仪皆是低着头,双手作揖,言语姿态不敢轻慢,呼吸小心翼翼等候着殿下的话语。

一低头便看到了眼前用石头围起来的火堆,眼下火势已熄灭,只有火星子会随风飘出来。

两人就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武德六年,擅入军中,被遣返回乡后出走,在潼关被当作流民扣押,经查实才放归万年县。

武德九年夏,魏昶入河东军,平定河东携军功回万年县,因不满田亩分配殴打户部官吏三人,被押入地牢。

贞观元年夏,于西市混迹因冒领饷钱而再次被捉拿。

贞观二年春,皇帝大赦天下,放归。

这份奏章李承乾看得嘴角直抽抽,举荐人才是需要提供过往经历,或者有所成就。

这个魏昶的简历比案例还精彩。

不过在许敬宗的评语中,魏昶是个生性正直的人,坊间风评说一不二。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