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十三章 孙神医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三十三章 孙神医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不多时,舅爷家的老仆从买来了一大盒的甑糕。

李承乾笑着接过道:“麻烦了。”

那老仆从笑着道:“殿下不用说这些的,还有什么需要告知老奴。”

再看一眼舅爷的神色,他老人家已经将牌放下,眼看已是黄昏天色,李承乾起身道:“天色不早了,孤要是不回去弟弟妹妹们都不知道今晚吃什么。”

高士廉扶着腰站起来道:“回去吧,殿下能够在东宫好好坐着,老朽就心满意足了。”

李承乾错愕一笑,道:“您说得好似孙儿不会在东宫乖乖坐着。”

黄昏天吹来一阵凉风,高士廉摇头道:“回去吧。”

向着舅爷作揖行礼,李承乾带着李恪走出这处府邸,黄昏的温和阳光嗮在长安城,将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带着李恪迎着夕阳走向朱雀大街,李承乾道:“你看,舅爷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

李恪低声道:“皇兄的那小游戏还是很有意思的。”

正如杨妃说的,如果东宫能够在长乐公主有困难的时候奔走相助,那么在将来其他的弟弟妹妹有难也一定会帮忙的。

正是因为这点,杨妃才会让李恪来接近东宫。

其实本来,也就是以前的李承乾与李恪的关系很不错。

如李恪这样实诚的孩子,是一定会有朋友的。

两人走到朱雀大街,一路朝着朱雀门走去,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不少。

在古代,人品亦是一种很重要的资产。

这也是难免的,在这条件受限的千百年间,人品也是一个人的重要履历。

走入承天门,李恪又道:“今日谢皇兄引见许国公。”

李承乾叹道:“要不一起去东宫用个晚饭?”

“不了,还要去见过母妃。”

“也好。”

两人在承天门的分别。

东宫内一群孩子还在盼望着皇兄回来,看到夕阳下的身影,李治第一個跑来,“皇兄,今晚我们吃什么?”

“今晚多吃点蔬菜。”

“嗯?这是什么?”李治使劲嗅了嗅,道:“是甑糕!”

李承乾将盒子交给他,嘱咐道:“分给大家吃,谁敢吃多了不吃晚饭,等着收拾吧。”

李治笑着露出刚换了牙不久的牙齿,捧着一盒甑糕高兴地跑入东宫。

孩子们还是天真无邪的,一口甑糕就让她们幸福地眯起了眼。

长安,许国公府邸,高士廉看着眼前的一张张牌,将它们整理好,又一张张地铺开。

等老仆从端上一碗黍米,还有一些炖过的羊肉,与一碟野菜,低声道:“您可以用饭了。”

府邸内,很安静,高士廉问道:“高林啊。”

老仆从弯腰,同样苍老的脸道:“您有什么吩咐?”

高士廉双眼似有回忆,低声道:“蜀中还有消息送来吗?”

高林直起身子,蹙眉道:“六年了吧,一直没有消息送来,您当年治理蜀地这么久还在牵挂着呀?”

“嗯。”高士廉点头道:“去将虞世南和王珪这两个老家伙请来,就说老夫要和他们打牌。”

“喏。”

夜色完全笼罩长安城的时候,虞世南与王珪两人一起到了许国公的府邸。

三人围着一张桌子,高士廉正在与他们讲述着这个游戏的规则。

坊间传闻,虞世南是当世书法大家,与欧阳询当世齐名。

只不过现今书法字体中,从武德一朝开始,大唐的两位皇帝都更喜欢欧阳询的正楷字体。

另一位老人家王珪,他是前隋的名臣,几次隐居,又被请出山,现在是皇帝身边的谏议大夫,朝中种种内政都要过问。

高士廉低声道:“我们三个都是朝中的老人了,看朝中这么多事,早就有心无力。”

王珪道:“又何尝不是,一把年纪了,也该早点离开朝堂,这朝堂早晚要交给房玄龄,岑文本这些人主持的中书省。”

虞世南坐在一旁没有说话。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