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六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十六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30 00:58:44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唐人的生活也是按照秋收冬藏的规矩进行的,大体上所有的古人都是如此。

一般来说要做的大事都会放在春夏两季,往往也会把一些大事都放在这个季节,现在大唐就要在这个季节做一件大事,西征吐谷浑。

在以前还没有吐谷浑这个地界,那里原本不过是西凉小地方。

只不过有個姓慕容的人到了祁连山之后,便开始要和当时混乱的中原单过,大概是近两百年的事,从南北两朝到前隋,也就是在这些年间开始壮大。

现在的吐谷浑地界包括高昌交界,东到青海湟源,南至祁连山都是吐谷浑的牧区。

其实仔细一想,全盛时期的吐谷浑地界还是挺大的。

大唐的边上竟然还有个这么了不得的邻居,竟然建立不过近两百年。

对中原王朝这个几千年的古国来说这能忍吗?

绝对不能忍。

更何况,这件事不用任何人表态,只要吐谷浑还盘踞在当年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要道口,那它早就注定了要灭亡的结局,失去的早晚要夺回来的。

听到太子的问话,李道宗还有些犹豫,目光看向一旁的兄长。

李孝恭啃着羊肉没有表态。

李承乾揣着手还是一脸的笑容。

至于兄长的意思,看起来就是一副你爱说不说,说了也不关他事的样子。

李道宗叹息一口气,解释道:“昨日商量的方略,陛下命段志玄为前军,明日一早就要带兵前往凉州,征讨吐谷浑,而后命末将与侯君集各为副将,于五月开赴凉州,李大亮与李道彦为另一路兵马,他们先走一趟阴山与契苾何力出兵,三路兵马共击吐蕃,只不过……”

李承乾皱眉道:“怎么了?”

李道宗用树枝画着行军的路线,皱眉道:“陛下还未决定统领三路兵马的大将。”

看着地上画出来的吐谷浑疆域,李承乾皱眉道:“在后方就是吐蕃了?”

李道宗颔首道:“吐谷浑南面便是吐蕃。”

“如果一切顺利,吐谷浑兵败会往乌海方向跑?”

“末将以为会往高昌逃窜。”

言罢,李道宗画出一条他自己以为的行军路线,又道:“若能切断了祁连山要道,吐谷浑只有败逃高昌一条路。”

“嗯?”李承乾皱眉划出一条路,又道:“这条路不合适吗?”

李道宗回道:“殿下,这条路通往乌海苦寒之地,两千余里不见人烟,吐谷浑若在此处奔逃,就是自找死路。”

李承乾长出一口气,继续道:“孤还是觉得他们会逃遁到乌海方向。”

李道宗也不想解释了,十五岁的太子懂什么兵家方略。

李孝恭咽下嘴里嚼着的羊肉,解释道:“承范他像殿下这般年纪的时,已带着兵马跟在陛下身后平定中原了。”

李承乾忽然一笑,“无妨,孤只是猜测而已。”

李道宗问道:“殿下也想领兵作战吗?”

李承乾笑着道:“皇叔是在说理想吗?”

“其实有许多年轻人也想要入军,那些年轻人殊不知打仗残酷,会死人的。”

“嗯,皇叔说得不错。”李承乾气馁道:“真要说理想,孤也想在塔格拉玛干沙漠种水稻。”

“什么沙漠?”李孝恭迟疑反问。

“唉……”

一声叹息,李承乾站起身独自一个人站在不远处皱眉站着。

且不说李道宗这一次与太子殿下讲了大唐出征将领人员,这事已是犯忌讳了,可这位太子还不认同经验老道的将领的意见。

看李道宗有些失落,李孝恭安慰道:“殿下年少,不懂兵家方略而已。”

李道宗低声道:“兄长说得不错,就不该与殿下说这些,若高昌都不愿意驰援吐谷浑,他们就只能往乌海逃去,可以在乌海要道安排一支兵马设伏。”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头,“打完这一仗就早点退下来,老夫向陛下为你要个清闲的官职。”

“谢兄长。”

晚辈总会有不听长辈话的时候,两位叔叔都抱着这位太子早晚会懂的心态。

这一仗怎么打都还犹未可知。

到了下午时分,李承乾正在给弟弟妹妹做着纸鸢,出来游玩一直讨论着打仗的事,很煞风景。

给东阳与高阳两位妹妹做了纸鸢,就让她们自己去玩耍,宁儿正在马车旁收拾着一些吃食。

李承乾注意到有一个陌生人来到这片河滩的外围,他正单膝跪地听着李道宗的吩咐。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