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起点中文网 > 都市 > 造车 > 第七十五章 以史为鉴

造车 第七十五章 以史为鉴

作者:榕之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0:27 来源:笔趣岛

第(1/3)页

“小韩厂长,我想问下你此次日A本之行的收获用一句话该如何小结?”

在飞机上,跟拍的记者打开了摄像机,询问了韩皓这样一句话来作为此次日A本之旅的结束语。

“落后就会挨打,希望今后知耻而后勇吧。”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这句广为人知的军事论述同样适用在商场上。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实力,就不要想对手在谈判桌上心慈手软,虽然跟三菱公司谈判时韩皓据理力争,但改变不了整个大战略上华夏厂有求于对方的现实。三菱公司敢喊出高达3亿的出价,就是认定了华夏厂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替代自己位置,有种独此一家爱买不买的姿态。尽管日方人员在礼节上无可挑剔,但言语姿态中的傲慢却不自觉显露出来。高人一等好为人师的态度,让韩皓不是很舒服。

我们中国汽车业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广发英雄帖邀请全球知名汽车企业到中国合资建厂,打算在沪江市建立一个轿车生产厂,这就是上汽集团的前身。

由于中国刚改革开放,一穷二白,1978年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所以搞外汇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作目标。你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人才,都需要外汇跟外国结算,没有钱整个中国搞对外开放只能沦为空谈。因此,搞一个汽车厂生产汽车卖到国外去,就能创造大量的外汇储备,这是当时领导人的想法。于是在这样目标下,中国汽车业便开始走上了合资道路。虽然到1995年,中国生产的汽车只有极少数出口到国外,反倒是国内销量供不应求,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

改革开放伊始,由于中日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所以日A本的丰田、本田就成为我们第一时间寻找的谈判对象。没想到在日A本转了一大圈,日方觉得那么近的距离,直接从我们这里进口就好了嘛,干嘛还要建什么工厂。提出只卖产品,不卖技术,于是中国政府考察团在日A本吃了闭门羹,只好打道去美国,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国家。

到了美国,找到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公司,看到贫困的中国,美国人觉得汽车不会有什么市场。尤其中国人坚持要求提供最新的车型,并且提供最新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还要求在中国实现零部件国产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口汽车创汇。这样的要求,在美国人看来有些异想天开,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生意谁愿意去!

但中国毕竟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本来通用汽车还是打算试一试,他们打算在美国进口散件,采用CKD全散件形式从美国工厂进口零件在中国组装,就相当于在中国生产,把汽车卖到亚洲国家。很抱歉,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我们国家想要的结果,因此跟通用汽车的谈判也不欢而散。

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在日A本、美国都吃了瘪,只好转道欧洲了。于是,中国这个大市场的苹果就幸运地砸到了德国大众头上。当时我们的机械工业部部长居然是直接杀上门,他没有预约就直接到德国大众门口,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机械部部长,想找你们的负责人谈谈合作问题。因为,本来想找的是奔驰合作,没想到德国大街上到处跑的都是大众汽车,这引起了刚走出国门的部长大人注意。在跟奔驰没有达成意向下,中国人直接杀到了大众总部。

如果当时门卫不理睬这个自称来自中国穿着中山装的部长,可能就没有大众在中国市场的辉煌。西方有一句谚语,一颗螺钉可能就会导致一场战争的失败。门卫很快把来自东方的客人汇报给上头,于是大众汽车开始正式跟中国结缘,开启了中国的霸业王朝,在沪江市建立合资工厂上汽大众。

韩皓在谈判桌上吃到的憋屈,连中国的总理都遇到过,这也是影响了中国汽车业进程的大事。

国家当时资金有限,把上汽定为了轿车生产基地,这让一汽、二汽眼红得要死。国内汽车行业一直有一句话叫做:搞卡车只是小学生水平,搞轿车才是大学生水准!在这样背景下,几大汽车厂谁不想上轿车项目啊!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